种已经灭绝。或许赤晶稻的种植不是‘入侵’,而是‘补充’——我们可以用三星堆的能量调节技术,构建隔离种植区,既保护地球生态,又能研究星盟作物的培育方法,为其他文明提供参考。”
远古观察员的身影闪烁了几下,似乎在与星盟理事会沟通。几分钟后,他传递出同意的信号“理事会批准了你的方案,星盟将提供赤晶稻种子和原生土壤样本。但你们必须每七天提交一次生态监测报告,一旦出现异常,立即终止种植。”
一周后,星盟的运输船抵达三星堆。透明容器中,赤晶稻的种子泛着淡淡的红光,原生土壤则呈现出细腻的银白色。王玲带领团队在祭祀坑附近搭建了全封闭的生态种植舱,舱内的环境参数完全模拟星盟母星的生态条件,同时接入三星堆枢纽的能量管网,确保能量供给稳定。
播种后的第三天,赤晶稻就发芽了。红色的根须扎进银白色的土壤,银色的叶片在模拟星光下舒展。周明每天监测种植舱的生态数据,发现赤晶稻的根系能分泌一种特殊的酶,这种酶不仅能改良原生土壤,还能促进周围微生物的生长。“这简直是天然的生态调节器!”周明兴奋地展示数据,“如果能提取这种酶,或许能帮助冰封星带改善土壤环境。”
就在赤晶稻长势喜人的时候,“太白”天文台突然监测到异常能量信号。黑龙调出星图,发现信号来自银河系边缘的“荒芜星带”,那里是联盟尚未覆盖的区域。信号解码后,一段模糊的影像出现在屏幕上一颗荒芜的星球表面,残存着巨大的石质建筑,建筑上的纹饰与三星堆的青铜纹饰有着惊人的相似,画面的最后,一个巨大的能量漩涡吞噬了整个星球。
“这是‘星盟失落档案’中记载的‘楼兰星’,”远古观察员的身影突然出现,语气凝重,“三千五百年前,楼兰星是星盟的农耕试验基地,他们成功培育出了‘高产星稻’,但因过度抽取锚点能量,导致星球生态崩溃,最终被能量漩涡吞噬。”
屏幕上,楼兰星的石质建筑与三星堆的祭祀坑布局完全一致,建筑上的星点标记与祖父铜片上的星图重叠。王玲的心猛地一沉“楼兰星的锚点枢纽,是不是和三星堆一样,需要通过神树进行能量校准?”
“是的。”远古观察员的声音带着惋惜,“楼兰星人急于提升作物产量,拆除了神树的‘节流阀’,导致地脉能量枯竭。三星堆的先民或许从楼兰星的毁灭,中吸取了教训,才在神树和玉琮上设计了严格的能量调控装置。”
这个发现让团队陷入了沉思。林晓雨翻看着古籍,突然指着《史记·大宛列传》中的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旁国。’难道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楼兰古国,与星盟的楼兰星有关联?”
王玲立刻调出楼兰古国的考古资料。楼兰古城的遗址布局与屏幕上的楼兰星建筑高度相似,出土的木器上刻着细小的星纹,与三星堆的青铜纹饰同源。“或许楼兰星人在星球毁灭前,将一部分族人送到了地球,建立了楼兰古国。”她推测道,“他们把楼兰星的教训刻在了器物上,希望地球文明能避免重蹈覆辙。”
为了验证推测,团队决定前往楼兰古城遗址。抵达遗址时,正是黄昏时分,金色的阳光洒在残垣断壁上,远处的沙丘连绵起伏。考古人员早已在此等候,他们展示了最新出土的一块木简,木简上的文字虽已模糊,但其中的星图标记与三星堆玉琮上的完全一致。
“这块木简出土于古城中心的建筑遗址,”考古队长介绍道,“遗址下方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石质圆盘,上面刻着与三星堆神树相同的能量纹路。我们怀疑这是楼兰星人搭建的小型能量枢纽。”
王玲走到石质圆盘前,掌心的枢纽密钥突然发出光芒。圆盘上的纹路被激活,浮现出一段古老的影像楼兰星人在田间种植星稻,他们拆除了神树的枝干,将能量直接导入农田,作物迅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