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不安全,爸爸不放心。″
司凡怔住,自从穿到大晟就一直喊爹娘,已经许久没喊过这个称呼了。叶惠英猛地抓住司道轩手臂:“对,别管了,我们走吧!你把官辞了,伯爷也别做了,这本来就不是我们的家,我们一家人离开汴京……司凡缓缓摇了下头:“来不及了,除去我们穿过来的时间,原身们已经在汴京住挺久了,我们要是这时候离开,金乌教只怕会觉得我们是发现了什么才急着离开。”
叶惠英泄了气般坐回椅子上,“这可怎么办才好。”司尘眼珠转了转:“要不再让祖母找太后说说?”叶惠英眼睛一亮:“对啊!让老夫人…”
“不行。“司凡当即拒绝,“还不知道黑衣人是谁的人,现在只能确定不是金乌教,剩下的谁都有可能,包括皇宫内的人。”叶惠英:“可太后不是与老伯爷相交吗?她还帮了老夫人。”司凡:“即使老伯爷在世,少年时的情谊又能维系多久,那可是皇家,更何况如今老伯爷已死。”
司道轩点头:“闺女说得对,即使太后能惦记往日的情分,也不一定会肯出手,而且闺女不是说了,司道林瞒了官家赵昭容是金乌教教主之事,太后与官家虽不是亲母子,但关系挺亲厚的,她知道官家或许也就知道了。”司凡:“不是亲母子?”
司道轩:“太后只有平阳长公主一个孩子,官家的生母是宫中的荣太妃,说起来倒与如今的程皇后与太子的关系相似,都是放在皇后身边教养。”叶惠英沉吟:“以我观剧的经验,应该是太后将官家从太妃身边抢走,太后与太妃肯定有仇!”
“不是。”
司道轩说得有些口渴,给自己倒了杯水,喝完才继续说道:“荣太妃与太后自小便是闺中好友,太后及笄后与还是皇子的先皇成婚,后来荣太妃家中犯事被流放,太后出手将人救下。
两人关系向来很好,是太妃自己要求将儿子送给太后养的,而且太后也未曾阻拦过荣太妃与官家相处,官家算是在她俩共同照料下长大的。只是从官家行宫遇刺后,太妃就很少再出现在众人面前了,说是给官家祈福,常年在宫内诵经礼佛。
而太后在官家遇刺受伤后任何人都不信任,衣不解带地照顾官家,母子俩又重归于好。”
司凡面色一怔,又是行宫遇刺后。
她听到司道轩的最后一句话,眸底浮起惊讶,问道:“重归于好?太后与官家有过嫌隙?″
司道轩回想了下原身的记忆,原身虽然平庸,但身份摆在那里,知道的事情还是比一般人要多些,“嗯,算是有吧。先皇去世的早,要是没有太后官家很难坐稳帝位,权势那种东西,谁站上去就都想全部握在自己手里。
太后不喜赵昭容,官家就偏宠赵昭容,为着赵昭容官家三番五次的忤逆太后,太后也没什么办法。”
司凡手指轻点着桌面,凝眉思索,很典型的权柄传递会发生的场景。先皇去世,太后掌握权柄,官家登基,权柄开始转移,在这个过程中若是一方太过急进、一方稍显迟疑,必然会出现争端。官家自小被太后教养长大,太后越是事无巨细,官家越会觉得自己权力被压缩,所以当他握住权柄的另一端时,就会迫不及待的想要将权柄拥入怀中。而专宠赵昭容,除了是真喜爱,还可能是争夺权柄的一种方式一-反抗与忤逆。
太后不喜之人我就要宠,我才是坐在龙椅之上的人!司凡:“除了赵昭容,应该还有其他忤逆太后的事情吧?”司道轩:“那时候太后还在垂帘听政,官家时常在朝上驳回太后所言。房州等地水患,太后让官家减免赋税,官家不仅不听,还增了赋税,然后大动土木兴建避暑行宫。
房州流民暴乱,官家一位王叔借机在房州起兵谋逆,而官家倒好,待行宫建好后将这一摊子事甩下,带着赵昭容去行宫消暑了。直到差点被赵昭容杀了,再加上太后悉心照料,官家总算回心转意了,养好伤后便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