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业作品展在即,她决定先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最后的准备中。
无论未来如何选择,这个展览都是她对这三个月治愈和成长的一次总结,是她交给自己的答卷。
而顾承煜,在佛罗伦萨徒劳地搜寻数日后,因为国内公司紧急事务不得不暂时返回。
但他并未放弃,留下了人手继续在当地暗中查访,并将搜索范围扩大到了佛罗伦萨乃至托斯卡纳地区的所有艺术相关机构和华人社群。
林汐的结业作品展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
她的“iperfet&nbp;perfet”,以其独特的哲学思考和精湛的工艺雏形,吸引了多位评审和当地艺术买手的注意。
导师再次找到了她,郑重地递给她一封推荐信。
“林,你的才华不应该止步于此。米兰的安东尼奥·瓦伦蒂工作室正在招募实习生,他是业界真正的大师,也是我的老朋友。”
“我希望你去试试。”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能让你接触到顶级的设计和工艺。”
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林汐看着那封沉甸甸的推荐信,内心经历了激烈的挣扎。
回国,意味着必须面对所有未愈合的伤口,复杂的情感以及顾承煜。
而留下,前往米兰,则是一条通往专业巅峰的纯粹道路,是一个彻底重塑自我的机会。
她深吸一口气,接过了推荐信。
“谢谢您,教授。我会认真准备的。”
她做出了决定不回国,去米兰。
就在林汐做出决定的同时,顾承煜在国内亦是十分焦躁。
他派往佛罗伦萨的人手传回的消息始终是未有实质性进展。
他们查到了那个研修班,甚至弄到了部分结业学员名单,但名单上并没有“林汐”这个名字。
一切都是沈砚的精巧安排。
在办理入学手续时,他建议林汐使用了一个英文名-eine&nbp;in。
沈砚甚至没有特意告知林汐为什么用英文而不是中文,他只是为了以防万一。
对于学院和国际学生群体而言,她一直是eine。
因此,顾承煜的人对着“林汐”这个名字寻找,自然是徒劳无功。
这个结果几乎让顾承煜崩溃。
他无法相信一个人能消失得如此彻底。
他开始怀疑是否有更强力的力量在帮助她隐藏。
而沈砚,再次成为他最大的怀疑对象。
他甚至动用了一些非常规手段调查沈砚最近的动向,但沈砚做事极其谨慎。
所有与佛罗伦萨相关的联系都通过那位朋友且隐匿在正常的商务往来中,顾承煜抓不到任何把柄。
无力感和思念折磨着他。
处理集团事务已成为顾承煜麻木自己的一种方式,另一边他投入更多的资源,命令手下扩大搜索范围。
不再局限于佛罗伦萨,而是整个意大利乃至欧洲的艺术圈。
但这无疑是大海捞针,进展缓慢得令人绝望。
林汐顺利通过了米兰安东尼奥·瓦伦蒂工作室的面试。
这位大师话不多,但看了她的作品集和导师的推荐信后,点了点头“你的作品很有力量。下周一来报道。”
就这样,林汐从佛罗伦萨搬到了更加现代繁忙的米兰。
瓦伦蒂工作室的工作强度极大,节奏飞快,对细节的要求近乎苛刻。
她从最基础的辅助工作做起,忙得昏天黑地,有时甚至直接在工作室的休息间过夜。
但这种纯粹且被专业挑战填满的生活,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平静。
她没有太多时间去沉浸在悲伤里,每一天都在学习和成长。
在米兰,她更加低调。
她几乎切断了所有不必要的社交,同事大多只知道新来的实习助理eine是个安静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