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不上去了,”他微笑着说,“晚上还有个商务晚宴,你好好照顾自己。”
“谢谢你,沈砚。”林汐真诚地道谢。
他们相视一笑。
沈砚又说道,“如果遇到任何困难,记得我给你的联系方式。”
“我会的,一路顺风。”
沈砚点了点头,转身离开,身影渐渐融入佛罗伦萨黄昏温暖的光线里。
林汐站在楼下目送了一会儿才转身上楼。
沈砚这次意外的探望,让林汐有些胡思乱想。
同学们的误会让她有一丝尴尬,但沈砚的尊重和对她的守护,让她感到安心。
她想起了以前问沈砚为什么要这样帮她,当初沈砚说她可以理解为一种投资。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沈砚未必对她太好了些。
她甩甩头,把这种异样的情绪抛开,重新将注意力放回她的设计稿上。
而关于“那位来看她的气质非凡的东方男友”的传言,则在研修班的小圈子里流传了好一阵子,成了同学们对这位安静的中国女孩背景的神秘猜想之一。
林汐没有再去解释,只是偶尔想起那个下午,阳光下沈砚带着笑意走来的样子,心里会掠过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暖意。
林汐这样的难以言喻的暖意小心收起,重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创作中。
她的结业作品“mperfect&bp;Perfect”进展飞速,连导师都惊叹于她爆发出的能量和创造力。
林汐在佛罗伦萨的生活简单到近乎单调:公寓,学校,图书馆,博物馆。
她偶尔也一个人去阿诺河边散步。
她开始享受这种只有自己和艺术的生活。
她甚至报了一个短期的意大利语沉浸课程。
破碎的意大利语,还不影响她能独自去市场买菜,和咖啡馆的老板用简单的意语寒暄。
同学们关于“帅气男友”的调侃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对她专业能力的尊重。
在一次小组项目中,她提出的将东方水墨意境与意大利文艺复兴线条融合的概念,赢得了满堂彩。
她站在讲台上用英语阐述自己想法时,眼神专注,脸上自信满满。
那个曾经躲在墨痕会所角落里只会悲戚的影子,正在被她的独立坚强慢慢覆盖。
她会偶尔想起那个失去的孩子,心口会痛,但已不再撕心裂肺,转而是深沉的纪念。
甚至伴随着她对那个孩子的愧疚。
她甚至开始尝试将这种情感融入设计,创作了一枚极其精巧的胸针,造型是破碎后又用金线缠绕修复的羽翼,既是哀悼,也是希冀。
与此同时,在国内的顾承煜,正为他得到的那条微弱线索而疯狂。
佛罗伦萨的设计研修班。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动身飞往意大利。
然而,当他风尘仆仆地赶到那所著名的设计学院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障碍。
欧洲极其严格的**保护法成了第一道拦路虎。
学院管理层礼貌又坚决地拒绝透露任何学员的个人信息,即使顾承煜表明自己是寻找妻子,甚至出示了结婚证。
校方也以“无法确认您与学员关系的真实性及学员本人意愿”为由,拒绝提供帮助。
“先生,除非学员本人同意,或者有当地法院的强制令,否则我们无权泄露任何信息。”接待他的行政人员面无表情地重复着规定。
顾承煜试图在学院附近徘徊,希望能撞见林汐。
但学院位于佛罗伦萨,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众多,且作息时间不一。
他守了两天,如同大海捞针。
他雇佣的本地私人侦探进展也极其缓慢。
因为林汐的生活轨迹实在太简单,几乎不参与社交活动。
最关键的是,沈砚提前打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