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隋唐王朝> 105 刘知远太原称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5 刘知远太原称帝(1 / 5)

却说河东节度使、尚书令刘知远,手握五万重兵镇守河东。这一日,京城派使者王峻来见,刘知远与王峻本是好友,将其迎入府中密谈。刘知远问道“贤弟千里迢迢前来,不知京城有何大事?”

王峻道“将军不知,辽主率兵攻陷开封,晋天子被废了。”

刘知远问“那贤弟此来是劝我出兵勤王,还是向辽投降?”

王峻道“辽主欲招降将军,命小弟带来一物献于将军。”

王峻命随从献上一物,乃是一根木杖。刘知远不知其意,问道“辽主因何送我木杖?”

王峻答“此杖名曰开天紫檀杖,乃是契丹赐予贵胄重臣之物,今将此杖赠与将军,意在收买河东人心。另外,辽主降旨封将军为太原王,收作养子。”

刘知远问“圣旨何在?”

王峻便从怀中取出耶律德光圣旨,刘知远展开圣旨细读一番,不看便罢,看罢大怒,猛然将辽主圣旨摔在地上,对王峻怒道“石敬瑭愿做胡虏之儿,刘知远岂能屈膝降辽?贤弟恐怕要枉走一遭。”

王峻哈哈大笑“兄长既不愿做辽主之子,何不自立为君?”

刘知远惊问“贤弟此话从何谈起?”

王峻道“辽兵入住中原,民变迭起,各路义军蜂拥抗辽,辽主必不能占据中原长久,兄长何不顺应民心,自立为帝逐走辽兵。”

刘知远道“抗辽之事人心所向,为兄怎敢妄自称帝。”

王峻道“兄长只要有心抗辽,小弟愿为内应。”

“好!”知远道“贤弟回京就说刘知远已收紫檀杖,愿意向辽主称子称臣,免得辽贼生疑。”王峻大喜,辞别刘知远转回开封。

刘知远送走王峻,便召集左右文武将官,将王峻传旨之事告知众人。军师苏逢吉道“王峻劝主公称帝,我看可行。契丹沿途烧杀不得人心,晋室宗族又多无能之辈,这天下岂不是拱手赠与主公。”

大将史弘肇也附和劝道“苏军师所言有理,辽主无道,晋帝无能。当年唐庄宗李存勖正是由太原起兵灭了朱梁。主公可效仿前人,将辽晋一并歼灭。”

刘知远又问马步军总管郭威“文仲以为如何?”

郭威,字文仲,邢州尧山人氏,人送绰号“郭雀儿”,总管河东兵马,智勇兼备,乃刘知远心腹爱将,所以郭威一言举足轻重。郭威道“天下能逐契丹者,惟主公也。如今远近之心不谋而合,主公称帝已是天意。大晋已灭,诸侯必将群起谋反,别人若是先行称帝,必对主公不利。”

刘知远道“只是契丹势头正盛,刘某平生又无威名,称帝焉能有人信服。”

苏逢吉道“这有何难?主公何不修改家谱以壮声望。”

刘知远道“祖上数辈都是沙陀族人,怎么个修改?”

苏逢吉道“主公可自称汉高祖刘邦之后,&nbp;赵王刘如意阁下玄孙,如今天命运祚汉室当兴,必得人心。”&nbp;刘知远大惊曰"刘如意不是被吕后害死了吗?怎么会有后人呢?&nbp;苏逢吉道"说来话长,主公若有兴趣,听我慢慢道来

却说汉高祖刘邦共有八个儿子,都不是同一个夫人所生老大刘肥,老二刘盈,老三刘如意,老四刘恒,老五刘恢,老六刘友,老七刘长,老八刘建。刘如意是高祖第三子,也就是汉惠帝刘盈的同父异母弟

公元前二0五年,项羽率兵北上,攻打齐王,刘邦乘机一举攻占了项羽的临时都城(今徐州)。项羽闻讯大怒,亲率三万精兵排山倒海般猛扑回来,刘邦率兵奋力抵抗,无奈兵少将寡,最后只得弃城而逃。项羽不容刘邦有喘息之机,又亲自率兵追赶,直打得刘邦溃不成军妻离子散。当他单枪匹马逃到曹州东南二十余里的戚家村时,刘邦已是精疲力尽。几天几夜,担惊受怕,吃不好,睡不好,刘邦感到真是走投无路了。天色渐晚,刘邦下了战马,刚刚在村头一株古树下休息了一会,又听到马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