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112古智新用:反恐宣传的新路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2古智新用:反恐宣传的新路径(2 / 4)

。林薇以这个故事为原型,改编成图文故事,标题定为《退休大爷的“反恐小举动”》,配上手绘的老人晨练、拍照、上报的插图,文字用加粗的大字体,还在文末总结了“三不三做”原则:不惊慌、不围观、不触碰,做观察记录、做及时上报、做配合调查。

针对学生群体,她创作了漫画《校园反恐小课堂》,主角是初中生小宇。漫画里,小宇在放学路上遇到陌生人搭讪,对方试图让他带路去学校仓库,小宇想起老师讲过的“陌生人求助多警惕”,以“要找老师报备”为由离开,并立刻告诉了班主任。漫画还融入了校园安全检查、紧急疏散演练等内容,每一页都有“知识小贴士”,比如“遇到可疑包裹,远离并告知老师”“紧急疏散时不推挤,弯腰捂鼻贴墙走”。

赵阳带着两名队员,在社区活动中心搭建了临时训练场。第一次线下培训吸引了三十多位居民,以中老年人为主。赵阳没有直接教动作,而是先播放了一段模拟视频:一位阿姨在菜市场被人强行拉扯,她慌乱中用手肘顶向对方腹部,趁机挣脱跑向人群。“大家看,这个动作不需要太大力气,关键是找对发力点。”赵阳边说边示范,让队员扮演“歹徒”,自己扮演“受害者”,一步步拆解动作:“首先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稳重心;然后左臂弯曲,手肘对准前方;最后借助身体转动的力量,快速顶向对方腹部或肋骨处。”他特意强调:“这套动作只用于自保,目的是争取逃跑时间,千万不要主动攻击对方。”

居民们跃跃欲试,赵阳耐心指导每个人的动作,纠正发力错误。62岁的张大爷学得格外认真,他说:“以前总觉得反恐离我们很远,现在学会了这些技巧,出门心里更踏实了。”针对年轻人,赵阳将防身术拍成15秒短视频,配上动感音乐,标题起得简洁直观,比如《地铁遇袭?三招快速脱身》《被人尾随?这样找帮手最安全》,发布到短视频平台后,短短三天就有几十万播放量。

陈凯在小程序里增加了“线索上报”的匿名功能,用户可以选择不公开个人信息,后台收到线索后,会在10分钟内转交给对应区域的反恐部门,处理结果会通过小程序消息反馈给上报人。为了提高参与度,他还和当地商家合作,积分可以兑换便利店优惠券、电影院门票等。上线一周,小程序注册用户就突破了一万人,收到有效线索23条,其中一条关于“可疑人员在公交站徘徊”的线索,经警方核实,成功排查了一起潜在的安全隐患。上报线索的是一位上班族,他拿到奖励后在小程序留言:“原来随手拍一张照片,也能为反恐出份力,太有成就感了!”

王玲对接了十多家地方媒体,将整理好的宣传材料分批次推送。地方电视台在晚间新闻后播出《全民反恐小剧场》,用情景剧的形式演绎案例;本地公众号推出“反恐知识连载”,每周更新一篇图文;短视频平台发起“#我的反恐小技巧#”话题,鼓励用户分享自己的经验。为了让宣传更有感染力,她邀请了之前在案例中立功的群众拍摄采访视频,退休的李大爷在镜头前说:“反恐不是警察的事,是咱们每个人的事,多一份警惕,就多一份安全。”这段视频被广泛转发,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共鸣。

闲暇时,王玲会带着黑龙在基地的山林里散步。黑龙展开翅膀在她头顶盘旋,不时俯冲下去叼起一根树枝,再飞回她身边放下。队员们常说,黑龙就像王玲的家人,形影不离。一次训练结束后,林薇看到王玲正在给黑龙梳理羽毛,笑着走过去:“组长,黑龙现在越来越有‘保镖’范儿了,上次我在办公室整理史料到深夜,它还守在门口,看到陌生的维修人员,立刻警觉地叫了起来。”王玲嘴角扬起笑意:“它跟着我这么久,早就把基地当成家了,你们也是它认可的‘家人’。”

四月初,总部组织全国反恐宣传工作调研,王玲小组的“古智新用”宣传战术成为重点考察对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