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上日头刚升起,王明远站在客栈门口,看着王大牛和狗娃吭哧吭哧地把最后两个大箱子搬上雇来的马车。
车辕被压得微微下沉,车夫心疼地直咧嘴。
“三郎,东西都齐了没?你再想想,可别落下啥!”王大牛抹了把额头上的汗,黝黑的脸上带着点不放心,又朝客栈里张望了一眼。
“大哥,都齐了。”王明远拍了拍自己背着的书箱,“要紧的东西都在这儿,其他的东西箱子里都归置好了,都检查了好几次了。”
他看着车上那几个摞得老高的箱子,心里也有点无奈。
狗娃在一旁插嘴“爹,你就放心吧!我也检查三遍了!”
王大牛瞪了他一眼“就你话多!待会儿到了书院,手脚麻利点,别跟个木头桩子似的杵着!”
“知道啦知道啦!”狗娃缩缩脖子,小声嘀咕,“我-干活可利索了……”
三人上了车,马车吱呀呀地驶出客栈,朝着城外的岳麓山方向行去。
到了岳麓书院那气派的山门前,王明远下车,递上昨日柳山长亲自交代管事办好的入学文书。
今日换了个年轻的门房,他仔细核对了一番,确认无误后说道“王公子,手续无误。书院规矩,家人或仆役不宜久留,以免打扰学子清净向学之心。您安顿好后,还请让家人让尽快离开。”
“您放心!”王大牛立刻跳下车,拍着胸脯,“我就是送他进去安顿好,立马就走!绝不耽搁!”
说着,他招呼狗娃“狗娃!卸车!”
只见王大牛走到车后,双臂一使劲,那沉甸甸的、装最多东西的大箱子就被他像抱玩具似的抱了下来,轻轻放在地上。
紧接着,他又单手提起另一个装满了坛坛罐罐的箱子,同样轻松放下。
狗娃也不含糊,虽然年纪小,但力气也不小,麻利地扛起一个稍小的箱子,又用胳膊夹起两个包袱。
旁边一个原本想上前帮忙的书院杂役看得目瞪口呆,嘴巴张得能塞进个鸡蛋,半晌才憋出一句“好……好家伙!这二位壮士……真是神力啊!”
王明远也上前帮忙搬些琐碎的行李,他这半年来虽然也坚持锻炼,力气比从前大了不少,但跟大哥和狗娃比起来,还是差得不知道多远。
也不知道自己这身子骨,啥时候才能觉醒老王家这巨力“天赋”……
三人背着、扛着、抱着,像两座移动的小山,因为王明远的不是小山,在清晨的书院里穿行。
沿途早起晨读或洒扫的学子、仆役,纷纷投来惊讶的目光。
引路的杂役将他们带到一处清幽的院落,指着其中一间斋舍“王公子,这便是您的住处了,是两人合住。您的舍友姓李,也是今年新入学的,昨日已搬进来了。”
“多谢。”王明远道了谢。
推开斋舍的门,里面陈设简单干净。两张简单的床铺,靠窗放着两张方桌,还有两个书架和两个衣柜,窗明几净。
靠里那张床铺已经铺好了被褥,书桌上也摆着些笔墨书籍,显然那位李姓舍友已经在了,只是此刻人不在。
“地方还行,就是小了点。”王大牛放下箱子,环顾一圈,眉头微皱。
他带来的东西实在太多,感觉这屋子有点塞不下。
岳麓书院的规矩王明远清楚,普通学子都是二到四人合住,不许带随从书童,就是为了让大家专心读书,维持清静,同时培养学子的独立能力。
他能分到两人间,估计还是管事知道他是山长亲自关照的人,行了方便。
这已经是天大的优待了,要是四人一间,他这些东西怕是要堆到走廊上去。
“赶紧收拾吧,别磨蹭了!”王大牛是个行动派,放下箱子就开始指挥,“狗娃,去打盆水来!咱们先把屋子擦一遍!屋顶墙角都别放过!”
“好嘞!”狗娃应了一声,熟门熟路地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