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山长才似忽然想起什么,目光再次落到一直安静-坐在下首的王大牛和狗娃身上,关切问道:“明远,你兄长和侄儿此番前来,作何打算?可是要在此长住?”
王明忙道:“回山长,兄长待学生安顿下来,便要返回家乡。只是侄儿,学生想着他年纪尚小,只勉强认得几个字,学生一人在外求学,便想留他在身边,一来可作伴,二来也想让他在书院附近寻个力所能及的活计,磨砺一番,总比在家乡野着强。”
柳山长闻言,略一沉吟,望向狗娃,见他面容虽然看起来略有些稚嫩,但身量颇高,骨架粗壮,看上就是个半大小伙子,年纪也不像太小的样子,而且应该是有把子力气,便开口道:
“既如此,何必舍近求远。书院食肆那边,近日正好缺个手脚麻利的伙计,主要负责帮忙搬送米粮蔬菜、清洗碗碟、打扫厅堂、发放饭食之类的杂活。
活计是辛苦些,但胜在安稳,管吃管住,一个月还有八百文的工钱。我看心恒身子骨结实,若是愿意,不妨就去那里试试?就在书院里,离你的斋舍也近,方便照应。”
王大牛和狗娃一听,眼睛瞬间亮了!
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王大牛正发愁弟弟安顿好后,狗娃年纪这么小,虽然有把子力气,但也不知道活计好不好找,原本就是看能不能在书院旁边酒楼食肆找个洒扫的活计,平日里若王明远有个急事也能跑跑腿,照应照应。
没想到柳山长一句话就解决了天大难题!在书院里干活,又安全又体面,还能天天见到三郎,再好不过了!
狗娃更是喜出望外,食肆!那不就是吃饭的地方吗?
天天能吃饱饭,还能和三叔在一起,每个月还有钱拿!这简直是他做梦都想不到的美差!
不等王明远回答,狗娃就激动地站起来,学着王明远样子笨拙地拱手,声音响亮:“我愿意!谢谢山长爷爷!我肯定好好干!我不怕吃苦!”
柳山长见他反应机灵,态度诚恳,笑着点头:“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明日我让食肆的管事带你去熟悉一下活计。”
王明远也没想到事情如此顺利,连忙带着大哥和狗娃再次道谢:“多谢山长!如此安排,真是再好不过,学生感激不尽!”
不过,柳山长怎么也没想到,面前这个身量不低的小伙子,竟还不到九岁。
见事情都解决好,柳山长心情更佳,抬头看了看天色,已近正午,便朗声道:“相逢即是缘,今日便由我做东,一起去食肆用顿便饭,也让心恒提前认认地方。”
“这如何使得……”王明远连忙推辞。
“诶,不必客套!”柳山长不容分说,已起身引路,“我也许久未去食肆用饭了,正好尝尝今日的菜色。”
食肆离百泉轩不远,是一座宽敞的二层木楼。
此时正值饭点,许多学子手持食牌,排队打饭,秩序井然。
食肆内桌椅干净,饭菜香气扑鼻。
柳山长显然熟门熟路,并未去学子排队的大堂,而是引着他们走到一侧用屏风略作隔断的雅间,这里可以单点菜肴。
他点了几个菜:一道清蒸鳜鱼、一道干笋炒腊肉、一道腊味合蒸、一道时蔬,并一个汤,外加一大盆米饭。
大雍虽然开海多年,但是辣椒这种作物还未彻底推广,所以这几日他们也吃的都是些常见的清淡菜肴。
“尝尝,我们书院的厨子,手艺还是不错的。”柳山长笑着招呼,尤其对王大牛和狗娃说,“不必拘束,放开吃。”
王大牛和狗娃听到这话面色不显,笑呵呵的应是。
饭菜很快上来,果然色香味俱全。
那腊味合蒸和干笋炒腊肉,用的正是本地腊肉,与王明远带来的北方腊味风味迥异,却同样咸香下饭。
狗娃看着那油光锃亮、堆得冒尖的米饭,还有香喷喷的菜肴,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