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如歌:新疆石河记忆> 第十一章 奥运来了(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 奥运来了(1)(1 / 14)

2008年1月底,我坐火车回老家过春节。

路途遥远,时间漫长,但因为同车厢都是石大学生,尽管彼此不认识,但对打牌却有相同的兴趣,因此,一路上也便没有那么难熬。

对于假期想回家的学生,学校统一给安排订票,但因为车票订得比较晚,往往要到农历二十七八,而放假要早上一周左右。等不及的同学,便自行购票,提早回老家了。归乡心切可以理解,但春运期间,想要买到一张合适的火车票是很不容易的。虽然是学生,却仍要跟许多回乡过年的农民工或打工人争抢座位。因为座位和车次有限,因此,不少同学只能买到无座的站票(学校订票基本以硬座为主),即便如此,很多人也不愿意多等几天。

不同于大学的第一个春节,今年春节,我已经不像当初那么急迫。大学后,我意识到老家从此是父母的了,而我终将独立门户,或早或晚而已。然而令我困惑的是,自己尚不知道明天在哪里,会在哪里扎根,以及在哪里发芽。

春节习俗年年如旧,照例是贴春联、包饺子、做年夜饭,然后挨家挨户拜年。耳畔爆竹声声,好不热闹。然而,儿时的欢乐早已不知所踪。上大学后,可以走动的同学异常稀少不是玩不到一起,便是各有各的事情。一个人的春节,甚至无聊。在老家熬到初五,我便想念并盼望着早日回学校了。

选择春节期间留校的学生,学校会按人头给600元现金补助,不过有名额限制。为了拿补助,陈芳和其他几名同学留在了石大过年。放假时,陈芳怂恿我一起留校,我犹豫了两天,终于没有应允。如今,想到老家的无趣,反而后悔起来。

老家的时光过得异常缓慢,而回到石大后,日子又过得潦草而迅疾。不经意间,季节便略过春暖花开,直奔欣欣向荣的6月天了。

2008年8月8日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全世界的目光都将聚焦中国,这个古老又年轻的东方大国,聚焦北京这座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文明古都——这一天,是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开幕日。中国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来自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及相关人员,更有无数的体育爱好者从全球各地赶来,只为一睹赛场上奥运健儿的风采。

而在此之前的6月19日这一天,奥运圣火传递也如约来到中国境内唯一一座军垦城市-“戈壁明珠”石河。

这对全市来说,是一件极其荣耀且自豪的事情,学校也“大开盛恩”,宣布放一天假。那些渴望见证这一历史事件的同学,为此激动不易。

火炬传递的路线,设在位于市区东侧的世纪公园,沿路向西,经过石河大学、军垦博物馆、艾青诗歌馆等,终点设在绿心公园,总长度约10公里。共有104名火炬手,其中,本市的火炬手有45名。

世纪公园占地50多公顷,分两期建成(我上大学时,仅完成一期工程),东与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西与市中心的绿心公园遥相呼应。世纪公园以“绿色”为特点,并且突出水景,设计布置了大量绿地、水带、小品、花卉等。

火炬传递9点半开始,早上9点不到,我跟**和王文彬,跑去中区南门街上看热闹。

结果到了才发现,道路两边拉着长长的警戒线,警戒线后面挤满了人,里三层外三层。大家热情洋溢,手里摇着小红旗和奥运五环小白旗,不少人的脸上、胳膊上还贴着五星红旗贴纸,兴奋地四处张望。前面人头太多,后排根本看不清楚,我们便试着往前排挪。发现挪动两步十分困难,最后只好作罢,就近找个位置站定。

手里没有氛围道具,总觉得不合时宜,于是王文彬好奇地问旁边一个女孩“同学,你的小旗子和贴纸哪里弄的?”

“志愿者给的,就是戴帽子那个。”女同学左右眺望一下,然后用手指着不远处一个带红白相间、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