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如歌:新疆石河记忆> 第十章 校报记者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 校报记者团(4 / 13)

正干涸地等待溺亡

黝黑的风不知疲倦

沉睡的梦

等待漂白

你听,春已在枝头

那如水的粉色

正诞生无数个婴儿

更多翅膀褪下泥土

更多鱼儿等待飞翔

刹那间跌入春的无垠

彩虹正慢慢睁开眼睛

我们听完,都禁不住鼓起掌来。

因为桃花不多,大家欣赏十多分钟,也便倦了——有人已经百无聊赖地踢脚下的石子玩了。

此时,周老师发话说“虽然桃花不多,但这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提议大家回去都写一篇有关春的文章,题材不限。”

“啊!?”许多人听完,都不无扫兴和紧张的瞪大了双眼。

“不强制啊,写得好,会刊登在校报副刊上。”周老师顿了顿,继续说,“建议大家都写写,就当锻炼观察和写作能力了。”

一听不强制,大伙都松了口气。

“大家再待半小时吧,半小时后我们往回走。”周老师看一下时间,已是1点三刻了。

考虑到大伙都没吃午饭,只吃了一些零食,周老师便和陈老师商量着,去之前路过的一个小村庄找找饭馆。

那个小村庄距离桃花林大概半小时路程,印象中他们好像看见了一个拉面馆,距离买零食的小卖部不远。小组长李明哲也有印象。于是,周老师便对大家说“15分钟后,我们去饭馆吃饭,大家别走远了。”

大伙一听终于要吃饭了,顿时来了精神。不等15分钟过完,就嚷嚷着要走。

周老师原想给大家多些观察桃花的时间,见不少人有些不耐烦,便人群里询问一声,是否现在出发。见大家都不反对,于是便率队启程。

因为心急,当到达小村庄,并找到那个拉面馆的时候,才用了不到20分钟。

这是一家不太起眼,且看起来很普通的拉面馆。面馆不大,外表是土黄色砖坯平房,门口靠墙处放着一块褪色且掉漆严重的方形木牌匾,上面写着“兰州拉面馆”几个大粗黑体字。门口的木框漆面差不多掉光了,露出里面的原木色。进到店里面,只有6张不太干净的、红色桌面的四人座木制桌子,一把木桌搭配4个红色塑料凳。大厅里空荡荡的,没有一个客人。老板是一个个子不高,50岁上下的汉族模样的中年人,他围着沾满污点的白色围裙,正百无聊赖坐在最里面的桌子上剥蒜瓣。见有人进来,赶忙站起身,抖抖身上的蒜瓣叶,冲人群笑道“进来随便坐,看看想吃点啥?”

老板说完,便从桌子上随手抽出一张褶皱的塑封菜单,上面满是黄色的油渍。菜单上密密麻麻写了一堆主食和炒菜、拉面、炒面、炒饭、凉拌菜等。虽名为拉面馆,但拉面反倒淹没在众多饭菜里面,变得不起眼了。

饭菜种类很多,而价格也出奇的便宜,一碗小份牛肉拉面只要3元,大份4元;盖饭、炒面5-15元不等,最贵的牛肉炒菜也不过20元。

有同学饿得不行了,懒得细看菜单,便焦躁地问老板“什么上得最快?”

“拉面最快,这会锅开着,面下锅一捞就行。”老板憨厚的一笑,露出两排东倒西歪的黄牙。

“那就给我先来碗牛肉拉面,要大份的,不要葱!”

“好嘞,我现在就去煮面!”老板应承一声,转身冲后厨喊一声“一碗大份拉面!”

见有人点餐了,个别同学也开始着急了,赶忙跟风对老板说:“我也要一份拉面,小份的,不要辣椒。”

其他同学也陆陆续续,七七八八地开始点餐了。有人要炒面、有人要盖饭,有人要凉皮;有人拉面要香菜,有人汤面不要辣,有人盖饭不要蒜……不到5分钟,十几份餐便点完了。似乎很少遇到客多的情况,只见老板一边激动地走来走去,一边不断地冲后厨喊大家点的餐。

我很为后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