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河蚌烧咸肉(2 / 5)

汆鱼丸多了三分弹滑。

便是这三分弹滑,令食客为之着迷,李氏惊呼:“好弹牙的鱼丸啊,好吃。”

吴氏道:“喜欢就多吃点。”

私塾外渔粉摊出了新小吃,汆鱼丸,据说比酒楼的鱼丸还弹牙,卢言庆来时,发现渔粉摊不见了人影。

扑了个空,只得明日赶早来。

收摊子回家的林芫花,在村口遇到村长王有德,被对方唤住。想到方才遇到王大山,对方提起的事,王有德向林芫花求证:“听大山说在临江城遇到了你父亲,你父亲给临江城米粮商胡老爷当管事?”林芫花点点头,纠正说:“是帮忙管理庄子上的农户,村长爷爷是有什么事吗?″

王有德:“管理庄子农户,得识字认字,会筹算,做账目,你父亲短短时间竟都学会了?”

林芫花心虚,担心露馅,她们一家人私底下合计过,于是找补说:“也不短,其实我每日从学堂回来,会教父亲与阿弟识字认字,日积月累,约莫有半年功夫。”

王有德轻轻颔首:“原来学了半年啊,林家老太爷三岁启蒙,五岁能背诗,兴许你们林家都遗传了点林老太爷的才华。”说这话时,王有德心里跟灌了一坛子酸醋似的,怎么他们王家祖上没出一个考中秀才的王太爷呢,好让后背跟着沾点才气?大

暮色如水,整个王家村陷入一片寂静。

大半夜,家里突然吵吵嚷嚷,收到消息,王有德披了件外衣,急匆匆往牛棚赶去。

原来家里的母牛突然难产,黑灯瞎火,这会子上哪去找人接生?王有德想了一圈,往林家过去。

大半夜有人拍门,林书润推开窗子,朝院外喊了声:“谁啊?”“我,村长,王有德。”

听到熟悉的声音,林书润夫妻俩匆匆披上外衫,出来开门,大半夜的,村长找来肯定有急事。

得知是给母牛接生,陆英一头雾水。

“听闻你娘家的陆老夫人会给人给牲畜接生?"王有德着急说,大晚上的去找牲畜大夫,恐怕来不及,于是想到了家学渊源的陆英。林书润与林青叶父子俩,得了林老太爷的血脉才气,陆英应该也会点陆老夫人接生的本领。

陆英只生过孩子,没接生过,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古代交通不便利,等找到给母牛接生的稳婆,估计黄花菜都凉了:“我不保证一定能接生,我试试。”

王有德当即拍板:“行,你试试,救不回牛犊不要紧,尽可能保住母牛,等收割完菜籽、小麦,马上要播种稻谷,咱们王家村都指着这头牛。”陆英同披了件外衫起床查看的儿女交代了关好院门,跟着村长王有德来到王家,吩咐村长儿媳去烧水,准备油灯、剪刀……她没给人接生过,好在原主有跟着陆老夫人给难产母羊接生的记忆。原主并非完全大字不识的睁眼瞎,幼时跟着陆老夫人翻看祖上留下的一本纸张泛黄的医书。

靠着这本医书,陆老夫人做起了乡野赤脚大夫,在丈夫意外离世后,靠着给妇人接生这门手艺,养活了一对儿女。

这本医术,让原主识得部分文字,但原主对医术没什么兴趣,最终没能坚持下来,识字不多,外人便认为原主大字不识。这头母牛胎位不正,所以难产,陆英按照陆老夫人帮母羊接生的法子,命村长带几个人按住母牛的四蹄,运转挪动胎位的手法。母牛鸣呜哀鸣,听得众人面露不忍,紧接着是陆英惊喜的嗓音:“快了,头出来了。”

拨正胎位后,生产便顺利了。

得了母亲的吩咐,王依依端来煮好的一碗红糖荷包蛋汤,给母牛补身体。母牛生产完,正是虚弱的时候,见到送到嘴边的红糖荷包蛋汤,一点不客气,卷着舌头往嘴里送。

站在一旁的王茂巴巴瞧着,嗅了嗅空气里的甜香,连他也只有在逢年过节,才能喝到一碗红糖。

红糖比面粉还稀罕呢!只有家里的产妇才能吃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