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做饭中
“饿啦?你要是饿了就先回家吃点东西呗,这点田螺也用不着俩人,我一个人就行。"说着说着就伸手来接黎安安手里的捞网。黎安安沉默地看了袁小四一眼,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说啥好了。说他傻吧,人家还挺关心你。
说他懂事儿吧,这孩子以后作文可咋办啊,一点想象能力和浪漫主义描写能力都没有。
唉一一
“不饿,走吧,估计不到半小时就能回家了。”天凉了之后田螺确实少了,不过弄点也快,两个人快速捞完快速回家。回家的路上,袁小四远远看见稻田地,一抬下巴,“你不是老念叨着要去抓蚂蚱嘛,啥时候去啊?我这再过几天假都没了。”隔着老远,也能看见好几拨孩子拿着装蚂蚱的小口草编笼子,在稻田地里摸爬滚打,左扑右倒地抓蚂蚱。
黎安安看着看着,笑了出来,“过两天就去,肯定在你开学之前。”到家之后,把田螺养上,就得开始准备晚饭了。这一天天,活儿还挺多,一点儿没闲着。
等第二天,还没到中午,黎安安就开始做螺蛳粉的前期准备工作了。这东西要想好吃,汤底的熬制是关键。
拿来一旁散发着酸爽味道的坛子,里头的酸笋被切成了半个巴掌大小,捞出来一块,切成丝放在一旁备用。
熬汤第一步,炒田螺。
螺蛳粉名字里有螺蛳而不见螺蛳,是因为熬汤底的时候需要用到它,先炒后熬,和大骨头或者鸡架骨一起,用的时候只取汤,骨头什么的不要。螺蛳是汤底的灵魂,提供着勾人的鲜味、甜味和香味。粤西那边地道的螺蛳粉,用的是石螺,也叫螺蛳,那边盛产这个东西。一个地方的著名美食一定是和当地的地理环境和产出息息相关的,就像东北的小鸡炖蘑菇,里头用的榛蘑,也是一样的道理。吃着一个地方的特色美食,探索着背后的这些渊源,就很有趣。柳市当地水系发达,盛产石螺,因为其水质好,养出来的石螺肉质也好,熬出来的汤底鲜香十足。
她们这儿肯定是没有螺蛳啦,也可以用田螺替代着用。油热之后,放姜蒜,炒至微黄,下酸笋、豆瓣酱和好几种香料。香料一放进去,香味立马就出来了,不过中间还带着酸笋的独有的味道。混在一起,嗯,难以形容,但还不错。
接着,往锅里倒入田螺,翻炒。
袁小四在厨房门口探了个头进来,“你加昨天那个酸笋了?”黎安安回头,“可以啊,闻一次就记住了。”袁小四又默默闻了几下,觉着自己似乎能忍受这个味道,那半边身子才进来。
“不是说熬汤吗?"他大骨头都奉命买好了。黎安安一边炒着田螺,一边回:“先炒再熬,正好你过来了,帮我翻吧,给。“这田螺也不是炒一会儿就完事了,里里外外怎么也得半个多小时,累胳膊。
袁小四接过大勺接着翻炒。
黎安安往里加了一些调料和水,盖盖儿煮了一会儿之后,继续翻炒。然后往里加腐乳、耗油、辣椒等。
继续翻炒一一
最后加入紫苏,紫苏一进去,香味儿更加浓郁了。接着翻炒一一
袁小四:“还没好?”
“好了好了,一点耐心也没有呢,做好吃的东西就是需要很多时间和步骤啊。”
炒好的螺蛳放在一边,开始给大骨头焯水。接着,把两个东西放在一起,加很多很多水,熬long lonttimes下午继续。
中午黎安安少少吃了几口就放下筷子,给下午的臭上加臭组合留地方。一两点的时候去食堂拿卤好的臭豆腐,乌漆嘛黑的,卤的时候金师傅已经帮她切好块儿了。
顺道又去豆腐摊买了两块新鲜的豆腐。
拿回家的时候,袁小四好奇地凑过来看,“这咋这么黑?"但是倒是没他想象中那么臭。
“那个卤汁是用野苋菜、笋啊好几样东西腌的,发酵之后黑黟黔臭烘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