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扒就行。”
“那你过来这扒,在饭桌上,一会儿整的磨磨唧唧哪儿都是。一股风过来,掉地上都不好扫。”
行,听家里的小霸王的。
袁团长起身刚要从饭桌上下来,黎安安连忙制止,“算了算了,你还是坐那吧,忘了你肚子有伤了,不好蹲,还是我来吧。”这家伙,反驳他成习惯了,一时没反应过来。黎安安扒好蒜之后分给两人,然后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开动。袁家吃饭一大准责,必须人齐才能开饭,不在家的不算。先给三位女士各盛了一碗汤,晾着。
袁小四第一筷子就先夹了一根回头,刚放进嘴里,咬了一口,就被烫得吱哇乱叫。
“你慢着点,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那里边还有汤呢,一会儿嘴给你烫起泡。”
说着话的功夫又赶紧给袁小四倒了一杯凉水,递给他。袁小四接过,猛喝了两口,感觉舌头都麻了。黎安安回到座位之后给丫丫夹了根儿,弄成两段儿,叮嘱道:“咱不跟你小舅学,他傻,咱聪明,等会儿再吃。”
丫丫看着舅舅惨惨的样子,赶紧点头。
等了一会儿之后,感觉汤不那么热了,黎安安小小地尝了一口。瞬间就明白了那句,谁说白月光必须是人了,它就不能是一碗汤嘛?!太好喝了一一
一种暖烘烘的味道,在药材的加持下,药味和鸡的鲜味儿融合得恰到好处,极其和谐!
参鸡汤和夏天是最配的!
现代时,一般说起参鸡汤,其实好多人就会想到南韩那边。那边也确实是把参鸡汤弄得风风火火的。
但是究其源头,最初也是深受中医的影响。它推崇的就是中医里"以热制热"的养生观念,进补这种温热的食物以达到驱散体内湿气的作用。
在黎安安生活的那个年代,因为韩剧的盛行还有其它的因素。参鸡汤也慢慢的从家庭料理发展成餐馆的代表性食物,并成为国际知名的韩餐符号。但是黎安安却觉得,参鸡汤里有很多广式汤品的影子,很难不让人怀疑是不是从羊城那边传过去的。
而且,很巧合的,韩语里的“参鸡汤"和粤语发音很相似。不过,不提起源,单说食物,参鸡汤真的真的很好喝。补气血,味道又清甜舒适。
小鸡经过长时间炖煮之后,胶原蛋白充分释放,形成了金黄清亮的汤体,囗感鲜甜清爽。
人参提供了微苦回甘的自然气息,搭配红枣、黄芪、蒜瓣等食材,增添了类似甘草的甜味和轻微辛香。
生姜和大蒜炖煮后又为鸡汤带来了温和的暖意。小鸡的肉本身就很嫩,做成鸡汤之后更是酥烂入味,用筷子轻轻一挑就分开了,露出里面白生生的糯米。
喝一口汤,鲜甜中带着人参和黄芪的清香,舌尖率先感知到了一种温和圆润的口感。
尝一口鸡肉,几不可察的纤维感,细腻柔和,药材的回甘逐渐浮现。再来点糯米,吸饱汤汁后软糯绵密,类似粥的口感,但又比粥的层次丰富太多。
在这么一个夏天喝上这么一碗汤,满足感无以复加。现代的很多人都被外面的小馆“败坏"了胃口,第一次喝参鸡汤的时候往往会觉得过于寡淡。
但是,它本来就需要人慢慢品。
不可能加太多调味料,调料太多,反而会破坏了鸡肉的鲜味。参鸡汤的清淡是它的灵魂,是为了突出食材本味的特色。两碗汤下肚,黎安安觉得整个人从内到外泛着热乎气,但是又不燥,就是很舒服。
再来一根回头。
薄皮大馅儿,外壳酥脆,一口爆汁,加了洋葱的牛肉吃不出腥膻味儿,香得不得了!
四面金黄酥脆,现在也刚出锅不久,咬下去还有“咔滋"声,面皮带着小麦香和淡淡的焦香。
里面的馅料味道也调得刚刚好,鲜嫩多汁,肥瘦相间的肉馅混合着洋葱、姜末,肉香浓郁又不腻口。
刚出锅的回头是最好吃的,热气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