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尾大难掉(1 / 3)

自从政府宣布改革开放,推行市场经济之后,外面私人办厂做生意的,是越来越多了。

有些国营单位的效益是一天不如一天,三天两头地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援助,抱怨外面那些私营个体户乱来,扰乱了市场。

但这事儿根本没法管,领导心里门清儿,人家那是紧跟上头的政策方针,不仅不能处罚,还得表扬,这些国营单位的老家伙自己不思进取,还以为是之前的那套玩法呢。

国营单位的领导们难道个个都是老顽固,一点就不懂得变通吗?不见得吧。

只是尾大难掉,有些事情已经这么干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突然说要改革,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是像机械厂、纺织厂这种大厂,下面的职工动不动就是几千几万的,而且还都有着盘根错杂的裙带关系,一般从爷爷到孙子都有可能在同一个厂子里干,牵一发而动全身。

就算有哪位厂领导雄才伟略,意志坚定,想要大刀阔斧地搞改革,也要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不是头铁蛮干就能成的,搞不好就是一个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所以,大部分人其实并不是看不到问题所在,也不是不想改,而是没法改,这个风险和后果,不是谁轻易就能承受的。

首先就是资金问题,如果要改革,势必会精减人员,现在每个厂子几乎都是冗员的状态,这些被精减的人肯定不会默默离开,他们为厂子奉献了这么多年,适当的补偿是肯定要的。

这里面涉及的门道可就多了,稍有不慎,就可能会闹起来。

于是乎,嫌麻烦的干脆选择躺平摆烂,等最后大家一起玩完,这样谁也不能埋怨谁。

如果这样的话,最后这个烂摊子只能是政府来收拾。

政府上级领导开会的时候,已经多次提到这些问题,去年还做主牵头,帮机械厂解决了困难,可以说是硬逼着民营企业家舒安然买下了厂子。

现在厂子主要生产小汽车,享誉全国,效益也在稳步上升中,GDP稳住了,政绩也稳住了。

机械厂的几万员工每天乐呵呵的,这个月端午节,还每人发了两斤粽子,以及十个咸鸭蛋。

不像隔壁纺织厂,别说端午节发粽子了,听说还欠着两个月的工资发不出来呢,他们的蒋厂长几乎天天往区政府跑,希望上头能拨点款救济一下他们。

但正所谓救急不救穷,这钱要是拨给纺织厂,就等于是丢进了一个无底洞,而且万一别的厂子都有样学样,全都跑来要钱,怎么办?

所以啊,这钱不能给!

蒋中昌没办法,只能在某天周日,提着两瓶好酒来到程建宏家里。

“程老弟,你现在机械厂的效益是越来越红火了,听说还打算出口?”酒过三巡之后,蒋中昌就开始步入正题了。

舒安然买下机械厂后,仍旧让程建宏担任厂长,除了他本身能力不错之外,还有伍治国的面子在里面。

程建宏一听蒋中昌这语气,就知道是怎么回事,现在纺织厂面临的困难,他机械厂以前也经历过,可能没有纺织厂这么严重,但那滋味的确是不好受啊。

“蒋老哥,听说你又去上面反映情况了?”程建宏没有直接说“要钱”,算是给蒋中昌留面子了。

不过蒋中昌今天过来,就没打算顾忌面子,里子都快没有了,还要啥面子,直接说道:“程老弟,我也知道上面不会帮我们,但我实在没办法了,除了找上面,我们就只能等死了。

实不相瞒,今天我来找你,就是想找你帮忙,你们机械厂效益好,能不能....”

程建宏有些为难:“蒋老哥,咱俩认识这么多年了,我也不瞒你,别看我还挂着一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