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忙跟着劝,就这么二十来天的功夫,将士们受伤生病的就不在少数,再往北,皇帝可饶了他们吧。
一直沉默的英国公终于开口,建议皇帝抽出十万大军,命井源、陈怀等人领军将已经入侵的也先大军驱赶出去,收回被侵占的土地,另有八万留在帝侧,保护圣驾,两万则为先锋军,从议定的回城路线扫荡路障,以免有瓦剌人沿途设伏。
郭登不悦,抿了抿嘴道:“英国公,大同从未失陷,陛下从紫荆关回程,怎会遇到瓦剌人?”
英国公淡然道:“我等自是相信郭总兵,只是谨慎些总是好的。”
皇帝沉吟,这样一来,他岂不是就来大同一日游?
不能指挥大军冲锋陷阵,他为何吃这么多苦头千里迢迢跑到这里来?
皇帝不甘愿,沉声道:“此事再议。”
陈怀着急,不由大喊一声:“陛下——”
皇帝不悦道:“大家行军劳顿,不如先去休息,作战之事从长计议。”
英国公叹息一声,躬身退下。
英国公都退了,大家便只能跟着退下。
他们一走,皇帝立即让人把郭登再叫来:“将地图取来,现在瓦剌大军在何处?之前几次作战是怎么打的,赢了几场,歼敌几何?”
郭登心中惴惴,生怕皇帝真的要亲自上前线,却不得不把地图找出来。
郭敬趁着皇帝不注意,悄悄给王振使了一个眼色,俩人一前一后的出屋,里面只有皇帝兴奋的声音,以及郭登沉稳的讲解。
王振由着郭敬拉住他的手,等到了僻静处就似笑非笑的道:“你运气倒好,虽然牵扯进倒卖军备的案件里,但因为其中牵扯鲁王和会昌伯,案件不了了之,你也躲过一劫。”
“多亏了掌印在宫中周旋,这才保住小的性命,”郭敬低声道:“小的都明白,所以哪怕当着郭登的面,小的都要向掌印示警。”
王振脸上的笑容落下,沉声问道:“示警?示什么警?”
郭敬低声道:“郭登瞒报军情,也先大军南下,几次交战,大同守军皆不敌北元军队,损失惨重。”
王振脸色巨变:“你说什么?这么大的事,郭登竟敢不报!”
郭敬低声道:“谁料到陛下是御驾亲征啊~~”
郭登一开始向京城求援,是如实报的军情,他只想让京城给他一支援军,到手了继续干。
他低声道:“也先当是筹备了很长一段时间,兵力远胜大同军,且他们骑兵极利害,我们只要出城迎战,必败!郭登先是向宣府求援,但也先另有一路大军朝宣府而去,杨洪没有派兵来援,就只能向京城求援,谁知道陛下会御驾亲征?”
皇帝亲征,郭登低头一看战报,他自己都觉得难看,更不要说随圣驾而来的群臣了。
郭登几乎是已经能看到悬在头顶上的铡刀,这才不得不谎报军情。
作为督军的郭敬为什么没在皇帝和群臣面前揭穿他?
因为他也有份。
仗打成这样,督军能有好下场吗?
不过郭敬还是讲义气的,他可以坑皇帝,但不能坑他的亲亲掌印。
王振几次救他于水火之中,他当然要把实情告诉王振:“掌印,大同如今很不安全,您路上应该从阳和经过,前几日,驻军在那和瓦剌军交手,惨败,连尸首都来不及收,您应该看到路上的尸骨……”
他当然看到了,尸横遍野,其中不仅有士兵,还有普通的老百姓,但他没往心里去就是了。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可……如果大同一直在输。
王振咽了咽口水,问道:“大同现在是不是不安全了?”
“是,”郭敬低声道:“掌印若能劝陛下早日回京,还是应该早些回京的好。”
王振思索起来。
而另一边,被排挤出去的群臣围在英国公身边,希望他能给大家拿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