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一剑折春秋> 第24章 楚国朝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章 楚国朝堂(3 / 5)

然而吴国早已不是原来的那个吴国了,自伍子胥入吴以来,种种迹象皆表明,他已经开始谋夺楚国,秋日之战夺取州来等战略要地,不久前更是凭借外交手段从蔡地接走了前太子建的生母,楚夫人虽是蔡女,但是其名义上仍是楚王妃,曾经的楚国王后。

吴国此举无异于令楚国威严扫地,祸害无穷。

楚吴之间的较量,吴国已经占据了先手。

更重要的是伍子胥已经开始了对吴国的军政改革,如同多年前叛逃的巫臣一样,若不能将此改革扼杀,楚国恐大祸临头。

故此,当申包胥知晓楚王召集大臣议事,就已经做好的进言的打算。

车驾在宫门前停下,申包胥放眼望去,发现类似的臣子车驾已经停驻了多乘,想来众同僚已经先他一步入宫,当下也不作停留,甚至连衣衫都来不及更换,将玉冠稍作整顿,便大步走进这座久违的宫殿。

楚王宫,议政殿内,文臣武将分列两旁,正静立等待楚王上朝。

众臣首位自然是在楚国掌控大批军队的大将军囊瓦,此时他刚接过令尹之位,楚制为有别于周制设令尹以为百官之长,其下左右司马并为楚之卿士,总览军政大权。

囊瓦此人出身芈氏,年当四十,身材魁梧,结实的臂膀能徒手搏虎豹,一双虎目长泛杀气,已于军伍历练多年。

然而在申包胥看来,此人虽然能征善战,多年来也算战功卓著,但是其气量却极其狭小,目中无人,好似全天下无人能出其右,就像此刻立于大殿之中,旁人皆战战兢兢,唯有他喜欢斜瞪着大殿穹顶,气量狭小者无不爱记仇恨,囊瓦更甚,让人很难想像一个身材魁梧的大将军心眼竟如针孔般狭小。

拥兵自重,又傲气凛然,若久居令尹之位此人必有不臣之心,他当早日进谏楚王,另择宗室可靠之人为令尹。

申包胥跨步踏入大殿,光洁的地面能清晰映出他身影,此时他也未到不惑之年,比之伍员还要小上两岁,身着素色锦服的他却颇有武将气势,腰间佩剑更是羡煞旁人。

毕竟佩剑着履进入彰华台可是一项莫大的恩典,整个朝堂之上唯有他和囊瓦有此资格。

一双剑眉锁住他一身杀伐之气,让他更添几分儒雅之风,漆黑的双眸深邃难测,与诸卿同立于大殿之中,俨然光彩夺目。

就在十年前,他还常与其最亲密的挚友知己春日同游,每年相约比试剑术,两人剑术相当,每次比试非半日不能分出胜负,此事在楚国一度被传为佳话。

申包胥和他的好友并称为楚国双璧,是整个楚国所有未婚女子心仪的对象,不出意外,他们俩将会成为楚国对抗诸侯国最坚实的助力。

遗憾的是,这个世界总是充满意外。

他那位好友的父亲被小人陷害,父兄都被听信谗言的楚王屠杀,为此申包胥深感痛惜,不过好在他的好友得以侥幸逃脱,对此他喜忧参半,为好友得以活命而高兴,但是为楚国将要遭受大难而担忧。

面对日渐昏聩的楚王,申包胥一直相信楚王会幡然悔悟,但是他的好友却认为,楚王只有死了才会悔悟,所以他逃走前满怀怨恨的诅咒道:有生之年定要覆灭楚国。

申包胥最好的朋友正是伍员——伍子胥。

没有人比申包胥更了解他的这位至交好友的才学,文能治国,武能安邦。

因此他比任何人对楚国未来看的都远,他知道要是任由吴国这般发展下去,吴国在伍子胥的协助下定会威胁到楚国社稷;另一方面,他对于楚国国内的形势也充满了担忧,且不说大将军囊瓦早有不臣之意,如今接任令尹之位将是愈加张狂,即使令尹囊瓦不使坏,楚国迟早也要亡在奸佞之人手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