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7 章(2 / 3)

李荷花每日放学刚到村口就能听到喇叭声。

家里的人渐渐的多起来,大姑在爷爷去世后的第三天回来了,开了棺让她见完最后一面,就封棺了。

听说大姑哭的很伤心,连带着几个姑姑在堂屋里哭的众人动容。

长阳的哭丧不止是哭而已,还会一边哭一边唱,唱词一般是“您怎么就丢下我们就走了”之类的话。带着长阳方言独特的腔调,好像不会唱就不会哭一样。

李荷花觉得,可能是只哭表现不出人的伤心,默默的只有自己知晓,而唱出来哭,可以让所有的亲朋好友,邻居们都知道我们有多伤心,多难过。

丧礼有五天,第二天第三天念经,同时扎纸马,就是纸屋,包括围墙,车子,金山银山,花圈什么的,到第四天,就要把扎好的烧给爷爷,晚上上祭,直系亲属跪在稻草垫上听礼生读祭文。

这是一整晚,没有睡觉的时间。

直到第五天要上,就是出殡了。

李荷花在第四天的下午请了假。

当年刘平让她请假早点回去,刚好是周五,下午只有一节课,李荷花因为害怕竟然没敢跟老师请假。

好在回去的时间也并不算晚。

她当年怎么会连请假都不敢去跟老师说的?

李荷花对自己当初的胆小有了新的认识。

其实请假回去她也并没有什么事情。

屋里,屋外都摆满了桌子凳子,都是从周围邻居家里借的,那个时候,谁家里要办酒,都靠借桌凳,每个人家里有一张或者两张桌子。连碗都是借的,因为没有人家里会常备十几桌的碗筷,为了避免混淆,就会在自己家的要底刻上字,酒席办完后,到时候能有效归还。

后来有人专门买那种可以折叠的桌子凳子,就不用再借了,碗筷也都是用一次性的,省了很多麻烦事。

比如借桌椅,就需要有人手去各家搬,这就是人工。现在大家只要找专门的人租就好了,一般是负责做饭的人。

你请谁做酒席饭菜,那人就会开着车把桌椅碗筷一并运过来,主家不用再操心了。

台阶上有煤炉,也是从周涛叔叔家借的,煤炉旁边是一张小桌子,摆着四五个热水瓶,炉子上的烧水壶一天到晚没停过。周涛叔叔的妻子华英婶婶负责茶水,来一个吊唁的人,就给人家端茶倒水。

厨房棚子旁的那块空地,去年才种下的橘子树被拔掉了,用土砖垒了两个柴火灶台,厨师师傅正在准备晚饭。

还有挑水的,择菜的,洗菜的,切菜的,都是附近的村民。

李海龙跪在稻草垫旁边,来一个吊唁的人,他就要跪着给人磕头回礼。

屋外坐了一桌民乐团,堂屋里也是敲锣打鼓的,整个家前所未有的喧闹。

“荷花,把这个送到耀志伯伯那里去。”李莲花一直在帮忙,从礼生那拿了一堆写好的纸条,塞到她手里。

她看了一眼,是贴在纸马上面的,就是这个纸屋是大姑送给爷爷的,金山是二姑送的,就把它写了话贴在那些东西上面。

让地府里的爷爷可以收得到。

纸马是借了人家的堂屋做的,就在大屋里的周老六家。

她送过去,看了一眼纸屋。

李荷花觉得,耀志伯伯的手艺比他们家真是差远了。

爷爷一辈子给别人做法事,扎纸马,漂漂亮亮的,结果自己去世,就住这样的房子?

李荷花气不顺,此刻完全不像一个无神论者,扔下纸张回去了。

下午四点左右,李荷花和爸妈姐姐弟弟跪在一起,听着满爷穿着道服念着经,她听不懂,只知道跪着,然后幡子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