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韵表,三叔出了很多力,听三叔的吧。”
姬景昇也不肯揽功:“要不是明姐儿,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出力去,本就是白占的便宜,挂个名就知足了。”
姬大爷还是希望能推弟弟更进一步,小辈们表态了,他也就不客气了。
拿出一个盒子,把书、声韵表、活字印刷法工序都放进去,提笔开始写信,然后让亲信连夜交给姬二爷。
盒子送到时,姬二爷都准备要睡了。心想自家大哥一向稳重,能连夜送来的必定要紧,于是赶紧拆信看了起来。还未读完,姬二爷就把信塞在盒子里,起身穿衣要去书房。
夫人古氏问他:“很要紧么,是什么事?”
姬二爷一脸喜色答道:“是哥哥送来一份大礼,要助我青云的大礼。你先睡吧,我在书房忙完就睡在那边,等明晚回来再与你细说。”
由着古氏帮忙穿戴整齐,姬二爷抱着盒子去了书房,忙至深夜。
缺少睡眠并没有影响姬二爷的状态,第二日上朝时,他整个人都喜气洋洋的。
看到姬二爷抱着盒子,祝大人猜到老友是要献宝。刚想开口调侃他,又突然想起献竹炭那回,老友好像也是这般模样,牙有些酸,闭口不言。
祝大人对老友十分了解,能这样喜形于色的,想必不会逊色于竹炭之法,定能得圣上重赏。
听到姬二爷说自己“发明活字印刷之法,一人一刻可得百张文字”,祝大人看老友的眼神都十分火热了:这是做成青史留名的事情了?自家女婿也在其中出力了?老夫果然慧眼识英雄,女儿嫁的极好、极好啊……
圣人果然龙颜大悦,不止多番夸奖,赏赐也十分丰厚。甚至破格加封姬二爷为“太子少师”,这可是从二品的官衔。这份恩宠,姬家人自己都不敢想象。
其中耐人寻味的,是圣上还赐下了六十两黄金。圣人不傻,心底也有些猜测,不过不要紧,姬家是一体,只要能常常“孝敬”就好。姬家的小神童确实有些神异,可以派人暗中看护照顾。
进了察视听保护名单的姬昭明,也成为了姬家的“重点保护生物”,家庭地位直线上升,
六十两黄金进了姬昭明的腰包,她一抬手就往印刷坊里砸了一半。
只因姬景昇不光很快就把常用字都写好,连之前说好的《千字文》字帖版,也只用三天就赶了出来。
夏日天长,印坊现在的产量高的惊人。
无标点、拼音的《四书合集》已经开始制作了,第一版暂定制作五百份。《中庸》和《大学》的字数不多,但《论语》和《孟子》的内容多啊。左右印刷组要忙活一阵子,姬昭明干脆让装订组把“骑缝装订”研究了出来。
骑缝,顾名思义,一叠纸对折,中间会有一道中缝,若在这里用金属钉钉住,就可以称之为“骑马订”。
当然,也可以用线缝。这种方法,正反面算起来页数总是4的倍数。若是页数很多,就可以多多分组,变成多个薄薄的一小叠,然后把他们顺序压在一起,用线把书背上的线再穿过链接。若是再涂一层热熔胶、包上外皮,就是现代书籍的样子了。
姬昭明还没有热熔胶 ,有也舍不得用在这里。裁出一点细长的布头,用浆糊贴在书脊上作为保护就够了。
这点小要求难不倒装订组,倒是让排版那边混乱了大半日,问题还是全都解决了。
之所以印得少,是因为姬昭明嫌弃这种“纯字”的干货版本。少做一点卖着,等她和杜文茵整理好了,再出标点符号版本的。
字帖因为有笔画顺序标注,所以还得赶工雕刻,着实拖了一些日子。等到终于摆上了书店,没用几日,五千本就卖了个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