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这一边,他始终深记着一句话:站在时代风口,猪都能起飞。
他不认为自己是天赋异禀的人,他也没有外挂金手指,他无法逆天改命,与时代大势对抗。
所以,顺着时代大势而行,才是他的选择。
拿起钢笔,在稿纸上第一行中央,陈铭章写下——《昨天,像黑色的蛇》
“昨天
像黑色的蛇
盘在角落
它活着
是那样的冷
死了,更不会热
它曾在
许多人的心上
缓缓爬过
......”
短短二十行,不到90个字,却是充满着批判和力量。
《昨天,像黑色的蛇》,是顾城以他自己独有的方式反思时代的作品,对时代的文化阴影在人们心灵中固执的残存作了令人不寒而栗的描写。
“昨天/像黑色的蛇”,这么一个有亮度、有色彩、有质感的比喻,一下子令人产生一种难以忍受的感觉。黑色的蛇,这么一种狰狞、恶毒,让人不寒而栗的动物,与昨天那段噩梦般不可思议的历史连接在一起,从感觉上作用读者,以激起读者内在的情绪、情感。
陈铭章不会写文章去反驳那些批判者,但是却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继续发出犀利的一击。
骂战,无用!
有本事以作品来说话。
看看大家是喜欢他的作品,还是喜欢他们的作品!
写完这首诗,陈铭章将其收起来,等到下周一,去《京城文艺》一趟。
他可没有忘记,答应《京城文艺》的约稿。
《未名湖》刊号能够下来,人家《京城文艺》也是出了不少力。
投桃报李,这是陈铭章一贯的原则。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这是陈铭章做人的原则。
随后,收拾好情绪,陈铭章静下心来,继续《亮剑》的创作。
身处漩涡中心,陈铭章根本不愿意屈服,这更加促使他写好《亮剑》,《亮剑》是以李云龙为代表的革命先辈们敢于向敌人亮剑,同样也是他对于那些文坛老顽固们的亮剑。
李云龙没有屈服,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跪着活。
他,陈铭章,也绝不会屈服!
另一边的林卓韵,看了会电视后,就将电视给关了。
因为又开始打雷,电闪雷鸣,林卓韵怕电视被雷电烧坏,她甚至将电视插头给拔下来。
到了书房,见陈铭章正在埋头写作。
看到陈铭章认真写作模样,林卓韵痴痴地看着,认真时候的陈铭章有着一种难以言语的魅力。
林卓韵去找来相机,对准调焦,按下快门。
就在这时候,一道闪电划过,刚好被拍进去,意境可谓是美到难以言表。
拍完一张照片,林卓韵没有打扰陈铭章,而是找了一本书看了起来。
书房很大,书架上有着很多书,书很多都有些老。
这里甚至有清末民初时期的报纸、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