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英法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壁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一个多小时,写了一千余字。
写完后,他仔细地从头浏览着。
这是今天早上游圆明园的时候,心中有感,写下这一篇文章。
他先是看了一下昨天晚上写的第一章,酝酿了一下情感,然后才开始继续写第二章。
第三章,则是写1937年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八路军,李云龙从主力团团长降为营长,李云龙不服气,听到军长降为旅长,服气,进一步塑造李云龙的形象。也刻画出三八六旅旅长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体现着此时红军的困境,以及为统一战线做出的牺牲。
甚至他还去查相关的资料,有时候还看着地图。
当写完第二章时,已经到了深夜,陈铭章没有再写,而是收拾好上床睡觉。
除了京城这里的同学,大部分人都是没有亲自见过长城的。
每个人都想去长城,因为每个人都想成为好汉。
五点钟,抵达八达岭。
为了在八达岭长城看日出,大家也是拼了。
现在则是不一样,虽然今天是五一,可像他们这么早过来的,就他们这些人。
众人抵达长城的时候,刚刚好是日出。
金色的阳光缓缓洒落,古老的城墙在光影交错中更显雄伟壮丽,仿佛巨龙在晨光中苏醒。这一时刻,无论是雾霭缭绕的朦胧美,还是万籁俱寂的宁静感,都让人沉醉不已。
欣赏着日出,然后拍照着。
八达岭长城全长有7.6公里,但是可供浏览的地段大概就3.7公里。
虽然这一世身体素质要好得多,但是爬两三个小时的长城,这对身体素质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大家拿出吃的东西,席地而坐,享受着美食。
等到回到燕园,已经是下午了。
其他人也都是差不多,毕竟早上凌晨天还是黑的就出发了,大家睡眠都不够。
一觉睡到自然醒,已经是晚上八点钟。
整个宿舍,只有陈铭章一个人,其他人想来是去图书馆看书,或者是未名湖散步。
然后才写起《亮剑》第四章,李云龙在析口战役爆发后,率领新一团奉命要过黄河,而驻守黄河渡口的正是楚云飞的三五八团。因为李云龙的新一团是杂牌军,不属于正规编制,三五八团的副团长不让李云龙的新一团过黄河,把李云龙气得差点下令打过去,最后还是李云龙带领新一团进入程瞎子的正规团,才得以过黄河。
这一章六千字,陈铭章写了将近三个小时才写完。
因为第二天早上没有课,陈铭章没有睡觉,而是继续写第五章,第五章则是写着李云龙率领着新一团过黄河,参加析口战役,当然不是正面战场,而是打伏击战。
这件事,李云龙又被降为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