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跟在领导身边的徐叔阳介绍道:“这位是北方日化厂的副厂狄思科志,曾经是我们东轻集团的外贸业务经理,也在咱们部里当过外事翻译。” 崔主任笑说:“小狄志的计算机技能还是在我们翻译室的时候掌握的呢,也算是咱们部里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了。” 狄思科忙谦虚道:“在咱们部里工作的那段时间,让我受益良。当时部里注重外贸电算化的推广,经常组织学习和比赛。外贸电算化方便高效,又能与国际接轨,所以从部委来到基层,无论到了哪个岗位,我都要推广电算化办公,在部里高效工作的优良传统延续下去。” 领导笑众人说:“所以我就说嘛,让部委的青年干部下基层是很有必要的!不但能让年轻人得到锻炼,还能先理念带去基层,此以往就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狄思科站在人群里聆听领导的即兴讲,讲结束后,还有幸与boss单独合影一张。 能有这么一张合影,狄思科就很足了,回去以后照片洗出来挂在墙上,郭美凤八成会招呼邻里邻居来家里参观,又能成为他家的一个新景点。 然而,让家没想到的是,狄思科与领导的这张合影,很快就出现在了经贸部的内刊上。 外贸电算化和青年干部下基层,是部里最近的热门题。 狄思科跟这两个题都沾了边儿,当然就被领导和记者志提溜出来当了典型。 此外,两家国字头报也刊登了这张相片。 狄思科虽然脸蛋得好,身高也很突出,但当时会场里有点热,他又忙接待客户,前额和鬓角的发丝都被汗湿了,衬衫的袖也被卷了起来。 站在西装革履的领导旁边,还怪淳朴的呢! 跟舞台上那个光鲜亮丽的明星判若两人,这就是朴实无华的基层干部呀! 郭美凤和于童没能看到经贸部内刊的报道,但他们在全国性的报上看到了这张合影! 版面不,却是领导对他工作的认可。 于童上街买了一百份报纸,一部分送给亲戚朋友分享喜悦,另一部分留作纪念。 要是狄思科以后需要写个履历啥的,这两篇报道也能算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呀! * 老妈和媳妇都为他取得的成绩欣喜,但狄思科本人只高兴了两天就高兴不起来了。 他们每天花两万块在广交会门口打广告,最开始的几天效还不错,不少客商会按照广告地址直接摸过来。 可是三天以后,客流量明显就不如前了。 钱运旺猜测:“概是会场里的客流量整体低了吧?那广告也是有保鲜期的,过了最初的几天,可能就没有新鲜劲了。” 狄思科最初也是这么想的,可是,“每天来参展的客户应该不是一拨人吧?总会有刚赶来的新客户,只要还有新人,这飞艇广告就不会过期。” 前的八个业务员不够用,现在是八个人还能闲一半。 狄思科感觉客流高峰并没有过去,受影响的似乎只是他们日化厂的展位。 他在展位里干呆没意思,就自己在会场里溜达,一会儿就溜达去二楼找金兆辉了。 两个老学在一栋楼里呆了好几天,愣是忙得只见过一面。 金兆辉是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