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有恩报恩(2 / 3)

回到村子里,夏晚跟着罗晓英,先到车家来接孩子。

车大婶在院子外的桔子树下补衣服,顾小山兄妹跟罗晓英的两个儿女在一起跳绳,稻草编的绳子甩得飞快,四个孩子玩的开心,一开始都没注意到,还是车大婶说:“哎哟,你们回来了。”

顾小溪立刻不跳绳了,像只小狗似的跑过来,绕着夏晚转:“娘,我跟春兰姐姐、春生哥哥一起跳绳。”

夏晚笑着摸了摸顾小溪的头,将带回来的一小包麦芽糖递给顾小溪,说:“娘买了一点麦芽粮,这一包,你拿给春兰姐姐。”

车大婶和罗晓英几乎异口同声:“你也太客气了。”

夏晚笑着说:“嫂子陪我跑一趟,耽误了半天的时间,别嫌弃才是。”又向车大婶道了谢,顾小溪也和车春兰说了话,她这才领着两个孩子,回他们那单门独户的家。

两个孩子要帮忙,夏晚拿出另外一包麦芽糖,交给顾小山:“带着妹妹去吃糖,等下娘要帮忙的时候,再叫你们。”

顾小山满脸讶异的表情,落在夏晚眼里,夏晚却没说什么。

日久见人心,她相信,只要她对孩子好,孩子哪怕心里对原主的成见,也会慢慢消融。

将米和面倒进缸里,白糖和盐也放好,夏晚的心里才算是真正踏实了下来。

中午盛在碗里的开水早凉了,夏晚一口气喝了小半碗,开始为晚饭和明天的工作做准备。

盛出两碗精白的面粉,往面盆里掺了温水,放了一小撮盐增加筋性,然后开始和面。将面团揉到表面光滑,再用一块干净的湿布巾盖好木盆,放在灶台边上醒着。

做完这些,她才背上空背篓,招呼道:“小山,小溪,走,娘带你们摘桑叶去。”

顾小山背上小背篓,夏晚让顾小溪走前面,母子三人摘了两背篓桑叶,回来的时候碰到村里有名的长舌妇黄婆子。

黄婆子立刻问:“哎呀,夏三妹,你们摘这么桑叶,做什么呀?”

黄婆子的家离顾家也只隔了两块田地和一块菜地,中间拐了个弯,算是近邻了。

夏晚很不想理她,但又不好不理,随口说:“家里没吃的了,只好摘些桑叶回家,煮水喝,清热解渴。”

黄婆子当然不信,不过夏晚已经带着两个孩子过去了,她也没法再追问。

回家一检查,面也发好了,一团面,膨胀起来,占了大半个面盆。

夏晚将面团取出,放在撒了干粉的案板上重新揉捏排气,再次醒上。

然后,她才带着两个孩子去溪边,将刚摘回来的桑叶一片片仔细清洗干净。

为了保证第二天豆腐的新鲜和翠绿,洗好的桑叶不能久放。夏晚将它们放在一个大木盆里,再将整个木盆放在水缸里湃着,这样明天一早起来,桑叶也是鲜活的。

把一切能提前干的活都先干完,面团二次发酵好,夏晚这才开始做晚饭。

她让顾小山去灶下烧火,自己则将发好的面团取出来,在案板上擀成一张薄薄的大面皮。她从屋后的菜地里掐了一小把新鲜的香葱洗净,切成细碎的葱花,均匀地撒在面皮上,将猪油化水,调上适量的盐,刷上一层薄薄的油盐。

然后,她将面皮从一头紧紧卷起,切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剂子。

顾小溪闻着厨房里飘出的香味,忍不住凑到门口,吸了吸小鼻子,好奇地问:“娘,这是做的什么呀,好香呀。”

夏晚回头,看到她那副小馋猫的样子,不由得笑了:“这叫咸花卷。等下蒸好了起锅,你看看,它一层一层的,像不像一朵朵盛开的小花儿?”

她将一个竹篾编的蒸垫放进大铁锅里,把切好的面团一个个码放进去。

这个时代没有手表,全凭经验估算时间。

夏晚估摸着差不多了,才揭开锅盖。

一股混合着麦香和葱香的热气扑面而来,白白胖胖的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