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总工他们立刻开始敲边鼓。
“万部长这个提议好!我第一个赞成!”
“建!必须建个大的!”
“现在咱们这个超级精炼钢材,那可是独一份的宝贝!”
“国内的需求是个无底洞,国际上那些人要是知道了,挥着钞票都得排队来买!”
吕总工也激动地补充道
“没错!我粗略估算过,单单是民用领域。”
“国内外每年的高强度特种钢材需求量,就是个天文数字!”
“往少了说,都是百亿吨级别的市场!”
“咱们现在红星轧钢厂那点产能,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建大厂,扩产能,迫在眉睫!”
邱总工点头道
“这是一个足以改变国家工业格局的伟大项目,必须要有与之匹配的规模和支持力度!”
几位大佬你一言我一语,一个宏伟的工业蓝图仿佛已经在眼前展开。
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然而,陈锋在最初的震惊过后,却迅速冷静了下来。
新厂?副厂长?
这听起来确实诱人无比,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康庄大道。
但是……
他作为唯一一个真正深度接触过生产一线的人。
立刻就看到了这个宏伟计划背后隐藏的巨大问题。
他清了清嗓子,在几位大佬期待的目光中,缓缓开了口。
“万部长,几位总工,感谢领导们对我的信任和栽培。”
他先是表达了感谢,然后话锋一转。
“对于建新厂的提议,我个人有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想跟领导们汇报一下。”
“哦?你说说看。”万部长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陈锋组织了一下语言,条理清晰地说道。
“从零开始建一个新厂,固然是高瞻远瞩的决策。”
“但我们不得不考虑几个现实问题。”
“第一,选址、审批、征地、基建,这一套流程下来,没个一年半载根本完不成。”
“第二,全新的生产线,从国外采购、运输、安装再到调试,又是一年半载。”
“这中间的时间成本太高了,我们等不起,国家也等不起。”
“最关键的是第三点,也是最致命的——人!”
“我们可以建起高大的厂房,可以买来先进的设备。”
“但我们去哪里找几千个熟练的钢铁工人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
“新工人招进来,光是培训、磨合,形成战斗力,没个两三年根本不可能!”
“到时候,空有先进的厂房设备,却生产不出合格的产品,或者效率低下。”
“那才是对国家资源最大的浪费!”
陈锋一番话说完,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刚才还热血沸腾的几位大佬,都陷入了沉思。
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专家。
但更多的是从宏观战略和技术角度看问题。
对于陈锋提出的这些具体到生产执行层面的细节,确实考虑得不够周全。
陈锋见状,趁热打铁,抛出了自己的方案。
“所以,我建议,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思路。”
“我们没必要另起炉灶,完全可以依托现有的红星轧钢厂进行扩建。”
“红星轧钢厂有成熟的生产线,有现成的配套设施。”
“更重要的是,有全国最优秀、最熟练的一批钢铁工人和技术员!”
“我们完全可以在红星轧钢厂旁边,再批一块地,建设新的厂房,安装新的生产线。”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一边利用老厂区进行生产,满足当前的紧急需求,一边建设新厂区。”
“老的带新的,熟手带生手,生产和建设两不误,这才是效率最大化的方案!”
听完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