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
北冥子声音平静,但许青眼前却仿佛浮现一幅幅画卷,那是古人在观星的场景。
很快许青便明白了北冥子的意思了,对方这是在点醒他易经的来源。
易经不仅是对周文王修身处世、治国理政的德行阐释,从而教导后人如何为人为政的治国之策,更是涉及生存发展、启蒙教育、法律思想、数理思想等等包罗万象的经典。
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也是易经最为基础的,观星。
华夏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
远古时期人们觉得“观象授时”,并确定天干地支及阴阳五行、八卦原理。
八卦与干支时间以及方位是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同属一个系统。于是便诞生了时空、阴阳观念,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世界观,用阴阳、乾坤、刚柔的对立统一来解释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一切变化。
而他所修炼的阴阳太极之道,恰好就是这个系统的最基础部分,也是世界观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