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心斋内后,许青也看清楚了赤松子和其余七个师兄们的样子。
赤松子一身浅蓝色长袍,年老的面容平淡而不失威严,苍白的发须被打理的井井有条,眼睛明亮不见丝毫浑浊,盘膝的双腿之上横着道家的传承信物雪霁。
见到许青走了进来后,赤松子和其余七个长老纷纷看向许青,打量着这位年龄最小的师弟。
许青感受着众人打量的视线,神色清冷,心中平静无波,周身属于天宗弟子的那股缥缈逸尘的气质也不再掩饰,给人渊渟岳峙、这止水涵空之感。
“见过掌门师兄,诸位师兄。”许青对着赤松子等人行礼道。
看着仙姿玉貌、气质出众、宠辱不惊的许青,赤松子等人露出一抹满意之色,原本严肃凝重的脸上也变得和煦起来。
“师弟无需多礼,鹖冠子师伯果然没有看错人,师弟天生就是修道的好苗子。”赤松子扶须夸赞道。
道家天宗收徒讲究一个缘分和天赋,只有天资出众的人才能够进入天宗,而许青看起来便灵台清澈、器宇轩昂、气质超凡脱俗,天然就容易得到赤松子等人的好感。
“师兄过誉了。”许青谦虚的说道。
“无需谦虚,你的事迹我等也都听说过,尤其是昨日在章台宫怒斥长信侯嫪毐之事,大大为我天宗长脸。”赤松子笑着说道。
“师弟不必拘谨,昨日师兄我得知你的作为,实在是让我欣喜,入仕则为君而效,出世则修身养性,这才是我天宗弟子所为之事。”
“有所为,有所不为”
天宗虽然号称避世不出,但并不意味着天宗不会有弟子入世进入朝堂,毕竟天宗还有黄老、贵虚等诸多学派。
道家分裂为天宗人宗是对道的理念追求不同导致的,但对于黄老等学派没有丝毫影响,这些学派弟子们在太乙山学成后便会下山入仕。
道家自从鹖冠子之后,便再无声名显赫的入仕之人,这也导致这两代道家弟子在士人中影响力越来越低。
不过现在好了,有了许青这个臣子楷模、忠臣典范后,出身道家的士人们地位也会水涨船高。
在进入各国朝堂之际,道家士人也会更容易被优先挑选,毕竟哪有君主不喜欢许青这种忠心不二的臣子的?
“诸位师兄过誉了,我不过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一天是我道家天宗的人,便要时刻彰显我天宗弟子的卓越品德,为我道家士人做好表率。”
“老师收我为徒,我自然要继承他的衣钵志向,将我道家学问发展为治国第一学问,让百家和各国明白,到底谁家的学问才是真正治国安邦的道理!”
面对众人的夸赞,许青面露坚定之色,认真的说道。
百家成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学问辅佐君王,从而平定天下。
百家最初的矛盾便是学问上的不同,谁都认为自己的学问才是最适合治理国家的。百家在江湖上争锋相对,也不过是治国学问矛盾的延伸,而百家真正的核心竞争一直都是在朝堂。
就连丢了学派经典传承的农家和墨辩断绝的墨家,都无时无刻想着重新回到朝堂,让自己学派的学问重新发扬光大。
既然赤松子等人对他在朝堂上的所作所为颇为满意,那么他自然要抓住这个机会,狠狠地对道家天宗表露一波忠心,从而提高自己在众人心中的地位和好感。
吹牛逼谁不会?至于最后能不能实现,许青表示不重要,文无第一,哪有真正的天下第一的治国学说?
听到许青的话后,赤松子等人齐齐点头,在得知许青入秦之后,他们几人便商议着让许青成为道家士人领袖,再度将道家学问发扬光大。
只不过碍于并不了解这位师弟,所以便没有下定决心。
如今得知许青的志向后,众人心中便放心了不少,只要等许青在天人之约中表现的不错的话,他们便可以放心的将道家士人交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