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隋唐王朝> 90 冯可道推心置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0 冯可道推心置腹(2 / 4)

存瑰前去安抚。

时知祥已还成都,闻存瑰持诏到来,即遣李昊出迎,延入府第,存瑰开读诏词,略云:

董璋狐狼,自贻族灭。卿邱园亲戚,皆保安全,所宜成家世之美名,守君臣之大节。既往不咎,勉释前嫌。卿其善体朕意!

知祥跪读诏书,拜泣受命。存瑰将诏书递交知祥,然后与知祥行甥舅礼。原来存瑰系李克宁子,克宁妻孟氏即知祥胞妹。克宁为庄宗所杀,子孙免罪。存瑰留事阙下,得为供奉官。知祥见甥儿无恙恰也欣慰。留住数日便遣东归,上表谢罪。

却说唐主嗣源生有三子,长名从璟,为元行钦所杀,次名从荣,又次名从厚。从荣为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从厚为河东节度使,兼北都留守。李从厚是李从荣的同母弟,在朝野颇有人望,因而深受李从荣的猜忌。但他对李从荣极其恭敬、顺从,兄弟之间没有出现大的隔阂。

李从荣与李从厚虽一母所生,性情却绝不相同。从厚谨慎小心,从荣躁率轻夸,专喜与浮薄子弟赋诗饮酒,自命不凡。唐主屡遣人规劝,终不肯改。长兴元年,封从荣为秦王,从厚为宋王。从荣既得王爵,开府置属,招集淫朋为僚佐,日夕酣歌,豪纵无度。

李从荣当时已是事实上的嫡长子,掌管京师政务,又握有兵权,且能与宰相分庭抗礼,种种迹象皆表明李嗣源有以其为继承人的打算。但当太仆少卿何泽上书请立李从荣为皇太子时,李嗣源却很不高兴地说:“群臣请立太子,看来我应当回河东养老了。”最终李从荣只被拜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未能成为储君。他极为不安,担心自己不能继承皇位。

却说花见羞受宠后又生下一子,李嗣源老来得子大喜不已,日夜与花见羞亲昵幼子。时过三月,小皇子已是百日,当赐名封爵。明宗在士和亭大摆筵宴,小皇子赐名李从益,封爵许王。

枢密副使冯赟一向狡诈多谋,趁此良辰对小皇子赞不绝口,言道:“吾主万岁,今得皇子乃天兴李唐帝祚之祥兆,小皇子承命于天,受身于龙,必可使大唐社稷光照千秋,幸甚幸甚!”

明宗与花见羞闻言合不拢嘴,左右大臣也随之附和。秦王李从荣听了却十分生气,心中暗想:我身为长子,理当继承皇位,父皇若听从冯赟之言立李从益为太子,岂不是坏了大事?

又过一月,气候骤冷,大雪蔽天,明宗得风寒重症卧病难起。秦王李从荣、宋王李从厚与朝中文武百官皆往兴圣宫侍驾。明宗之病愈来加重,以致水米难进。李从荣见明宗奄奄一息便急回秦王府,召来副将马处钧道:“今观父皇龙驾将终,我本当以长子之身继承大统,未想那花见羞生下李从益左右父皇。我欲调河南府兵马入宫护驾,以免被妇人干政。”

马处钧曾在皇宫禁军中为将,对禁军了如指掌,言道:“殿下高见,末将与宫中禁军颇有交情,愿为殿下前去汇合禁军以为内应。”

李从荣大喜:“若大事能成,处钧当为社稷之臣。”马处钧遂往宫中打点。

后唐宫中禁军指挥使名曰康义诚,字信臣,代北人氏,麾下两员副将朱弘昭、朱弘实乃是兄弟二人。马处钧与朱弘昭交情不浅,便到宫中约见,朱弘昭问道:“处钧兄此番前来,莫非秦王殿下有何见教?”

马处钧笑道:“弘昭所言不差,秦王差我来此,确有一件大事相商。”

“何事?”朱弘昭问道。

马处钧道:“秦王素来仁孝,见万岁病不能言,欲以牙兵宿卫内宫,不知何处可住。”

朱弘昭先是一愣,既而答道:“既是秦王千岁一片仁孝,宫中殿室皆可选择。”

马处钧大喜:“弘昭果然爽快,我当速速禀告秦王,待圣上万年之后,秦王若得皇位,弘昭功劳不小。”

“兄长代我谢过秦王殿下。”朱弘昭道。马处钧辞别朱弘昭,匆忙回秦王府复命。

朱弘昭自知皇子率兵宿卫宫中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