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潮担任元帅的时候,曾请占卜师给自己的两个弟弟算命,得到的结论是“一人胜一人”。当时王审知就在王潮身边,浑身大汗而退。王潮在任期间执法严明,即便是王审知“有过”,王潮也“辄加捶楚,不以为嫌”。王审知也毫无怨色。王潮临终之前,认为自己的儿子都没有王审知有才能,便舍弃了自己的儿子,任命王审知为“权知军府事”。王潮病逝后,王审知推戴次兄王审邽为泉州刺史,但王审邽认为王审知有功,于是推辞不受。王审知便自称福建留后,上表于唐朝朝廷。
王潮死后,王审知在表面上表现了谦让的姿态。首先,王审知请二哥王审邽主持王潮葬礼,王审邽把王潮墓建在晋江盘龙山,减少王潮在福州的影响,符合王审知心意。其次,王审知声称把位子让给王审邽,请二哥继位,但暗中叫人散布童谣:“潮水来,岩头没;潮水去,矢口出。”意思是:王潮来了,陈岩死了;王潮去世,王审知继位。“矢口”即审知的“知”字。王审知在一次庙会上还安排一个坐禅的和尚突然指着众人中的王审知说道:“金轮王第三子降人间,专生杀柄”。在舆论导向下,民心也倾向王审知继位。王审邽有自知之明,坚决推辞,王审知顺利继位。
王审知设立招贤院,吸取大批“贤能之士”,即使村僻野人,只要有一技之长的,他都网罗而来,加以重用.他待人以诚,对来投的文人学士关怀备至。福建的文人学士,大多家居中原,这些人“东浮荆襄,南游吴越”,走过很多的地方,他们不肯留在中州向朱温稽首称臣,也不肯北往河东充当沙陀贵族李克用的幕僚,却愿意不避艰难险阻,千里迢迢,跑来偏僻的福建,他们不事别人,唯独要事王审知,就更证明王审知是深得文人学士之心的。
王审知在位时,招揽海中蛮夷前来经商。当时海上有一个叫黄崎的地方,被波涛阻隔,一天傍晚被风雨雷电所震击,开辟成为港口,闽人认为是王审知功德所致,称为“甘棠港”。
王审知在位期间,始终奉中原王朝为正朔,每年都遣使入贡后梁。李存勖灭梁后,王审知又一如既往地遣使朝贡,李存勖颇为感动。
同光三年(925年)五月,王审知患病卧床,命由长子威武节度副使王延翰为“权知军府事”。&bp;十二月十二日,王审知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谥号忠懿王。其子王延翰嗣位,自称威武留后。&bp;王审知生前有许多人劝他称帝,但他力排众议说:“我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始终没有个人称帝的野心。
王延翰身材高大,皮肤美白如玉&bp;,喜好读书,颇通经史。王审知在世时,因对其管束严厉,尚能协助父亲处理政务。父亲病重期间王延翰作为长子,“力侍汤药,寝食俱忘”。
王审知病殁后王延翰嗣位,后唐封他为节度使。王延翰好色,妻崔氏貌甚丑陋。延翰广选良家女充当妾媵,崔氏接连加害,一年中伤毙八十四人。后来崔氏为冤鬼所祟暴亡。王延翰得拔眼中钉很是欣慰,乐得纵淫暴虐为所欲为。
王延翰选取很多民女来充实他的后宫,无止境地到处选取。弟延钧上书极谏,反被黜为泉州刺史。延钧很是不平,便与延禀私下设谋欲杀延翰。
延禀为审知养子,素与延翰有隙,时任建州刺史,王延翰给他写信让他帮助选取宫女,王延禀回信很不客气,因此他们间的矛盾更为加深。
此次合兵进袭福州。王延禀顺流而下先到福州,福州指挥使陈陶见状,便仓促率众抗拒,兵败后,陈陶自杀。当天夜晚,王延禀率领一百多壮士直奔福州西门,踏着梯子进入城内,把看守大门的人抓起来,打开兵库,取出武器。到寝门时,王延翰吓得藏匿在其他的房间里。
十二月初八日早晨,王延禀抓获王延翰,说他与妻子崔氏合谋毒死王审知,然后在紫宸门外将他斩杀。
当天,王延钧到达城南,王延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