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兵的理想也是为了保境安民。在共同理想的驱使下,两人走到了一起,为百姓共谋福利。
在窦建德军中,苏定方颇受赏识。窦建德麾下大将高雅贤将其收为养子,好生培养。之后,跟随着义父高雅贤和首领窦建德的步伐,苏定方迅速在隋末的战场上成长为一员骁将。
可惜时运不济,在与唐朝争夺天下的过程中,窦建德兵败虎牢关。苏定方只能追随义父高雅贤,投身刘黑闼军中,再举义旗。
唐武德五年(622年)正月,刘黑闼自称汉东王,宣布继承窦建德遗志,力讨大唐。
刘黑闼其人正如《隋唐演义》中所描述的那样,狡诈蛮横,嗜好赌博。罗士信(罗成的原型)、徐世绩、薛万均兄弟等皆曾折辱于其手,堪称大唐名将的噩梦。
不过,在唐朝大军持续进攻下,刘黑闼大军折损十之七八,高雅贤也死于罗艺之手,以窦建德、刘黑闼为首的河北势力彻底败亡。
尽管在刘黑闼手下的大部分时间,出于使命的要求,苏定方一直与唐朝军队为敌。但刘黑闼败亡后,李唐方面并没有怪罪于他。
此时,因感念高雅贤的提携之恩,小有名气的苏定方甘为一介平民,回家种地。
许是因为个人名气,在沉寂一段时间后,苏定方被唐朝征用。至迟于贞观初年,他出任大唐匡道府折冲(官阶正五品下),效力军前。
彼时,李世民已通过玄武门之变,成功谋得皇位。解决完内部矛盾后,他把目光放到了更远的北方草原,那里是**厥汗国的天下。隋末天下争雄之际,**厥汗国曾是各路诸侯想尽办法巴结的“大佬”,唐朝也不例外。
在**厥可汗的帮助下,唐军相继击败了薛举、刘武周等割据势力,并最终建立了大一统帝国。只是,当中原天下渐定之时,如此强大的**厥汗国未免将成为唐朝未来扩张的重大威胁。
双方必有一战!
贞观三年(629年),腾出手来的唐太宗李世民终于按捺不住狂躁的内心,以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兵发六路,消灭**厥汗国。作为唐军将领,苏定方被主帅李靖选为先锋官,统帅部分骑兵参与战斗。
经过数月战斗,唐军逐渐将**厥颉利可汗的部队驱赶到了阴山一带。在战场形势愈发明朗的情况下,颉利可汗提出求和,希望通过缓兵之计,为自己争得救命时间。
此时为麻痹颉利可汗,李世民一边命莒国公、礼部尚书唐俭全权负责与**厥商定归顺事宜,一边急令李靖整军备战——千钧一发之际,心领神会的李靖率领大军压上,并命苏定方以麾下200骑兵先头攻击颉利可汗。
在月色和大雾的掩护下,凭借以往的作战经验,苏定方等人很快摸到了颉利可汗大帐。
苏定方及其麾下骑兵大开杀戒,不多时,颉利可汗牙帐前已血流成河。慌乱间,颉利可汗翻身上马,凭借少数护卫的奋力冲杀,逃出了战场。
自此,在唐军的合围下,**厥大军全线溃败。大唐帝国占据了阴山以北的大片土地,并从诸部首领那儿获得至高无上的“天可汗”荣耀。
此战后,苏定方以功升左卫中郎将(正四品下),成为大唐帝国内一名中级军官。
正所谓“月盈则亏,物极必反”。就在苏定方满怀信心要为大唐再立新功之际,他的仕途却似乎戛然而止了。
从贞观四年开始,往后25年内,苏定方别说攒功升官,就连唐太宗朝数次对外作战中,也难觅此员大将身影。作为与之有相似经历的初唐将领,程名振早年间也曾供职于窦建德军中。
贞观年间唐太宗讨伐高句丽时,程名振随军出战,屡建战功,颇受唐太宗嘉许。唯独,同出窦建德麾下的苏定方,史书上只字未提。
对于这一奇怪现象,有学者指出,这可能跟唐朝文、武两班大臣的倾轧有关。
在灭**厥一战中,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