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飞船送往类地行星。艾拉拿起一束金黄的稻穗,对着镜头微笑:“这是来自火星的礼物,带着古人的智慧和宇宙的密码。”周明望着舱外的红色大地,想起爷爷在江南稻田里的身影,此刻终于懂了,所谓“传承”,就是让每一粒种子都能在新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地球实验室的清晨,林晓雨打开“星际智慧图谱”的实时更新界面。屏幕上,“银河一号”的船员们正在类地行星上播种水稻,火星的青稞种子在新土壤中破土而出,“太白”的旋律与贾湖骨笛的音阶在宇宙**鸣,“玄冥号”在冥王星的极夜中守护着文明的源头。无数光点与线条交织成的星河,在屏幕上缓缓流淌,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她在图谱的备注栏里写下:“从河姆渡的稻谷到类地行星的幼苗,从良渚的玉琮到宇宙的信号,人类文明的星河,因探索而璀璨,因传承而永恒。”写完,她轻轻抚摸着祖父的铜片,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屏幕上,那些流动的光带仿佛化作了真正的星光,照亮了人类文明的征途。
而在遥远的柯伊伯带,“玄冥号”的探测器突然接收到一缕微弱的光——那是“银河一号”在类地行星上点亮的第一盏灯塔。它的机械臂轻轻叩击冰壳,摩尔斯电码带着跨越光年的喜悦:“看见你们的光,星河未断,文明永存。”存储单元里,林岚女儿的画在黑暗中仿佛也亮起了光芒,与那些语音留言、生物遗迹一起,成为这条永恒星河中最温暖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