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92雁门砺兵:山河同守待春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2雁门砺兵:山河同守待春归(3 / 4)

药材,忽感一阵眩晕,扶着桌沿才站稳,药篓里的草药滚了出来。

侍女连忙扶住她:“娘娘,您是不是太累了?太医说您要静养,不能太操劳。”

风染霜摆了摆手,刚想说没事,却忍不住咳嗽起来,咳得胸口发疼,帕子上染上一点殷红。正巧慕容冷越回来,看到这一幕,连忙上前将她扶到榻上,语气带着责备又藏着心疼:“不是让你安心养着吗?怎么又操劳起来了?”

“我没事,就是有点累。”风染霜笑着安抚他,握住他带着寒气的手,“敦煌那边有苏墨,雁门关有你,我放心。”

慕容冷越却不放心,让人请来了太医。太医诊脉后,眉头紧锁:“娘娘这是忧思过度,风寒复发,若再不好好静养,怕是会落下病根。需每日服药,不可再劳心费神。”

慕容冷越当即下令,将风染霜的营帐搬到更温暖的内帐,又派了两名手脚麻利的侍女专门照料,不许她再处理军务。风染霜虽有些无奈,却也知道他是为自己好,便乖乖听话,每日在帐中看书、练字,偶尔等慕容冷越和风澈回来,听他们讲些军中的事,帐内的炭火烧得旺旺的,暖意融融。

半月后,敦煌传来消息——苏墨率军抵达敦煌附近,波斯人以为大启主力已到,不敢贸然进攻,便取消了偷袭计划,退回了西域。周将军则趁机揪出了城内的奸细,是个在敦煌经营多年的波斯商人,已被就地正法,防御工事也加固完毕。

雁门关这边,东瀛人见大启主力未动,也不敢轻举妄动,暂时按兵不动。慕容冷越松了口气,便时常陪在风染霜身边,陪她说话,或是一起看雁门关的落日。夕阳将雪山染成金红色,风染霜靠在他肩头,轻声说道:“等战事结束,我们就去月牙泉,听说那里的泉水在夕阳下会变成金色,一定很美。”

慕容冷越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温暖的力道:“好,不仅去月牙泉,还要去江南看杏花,去塞北看草原。等天下安定,我便陪你走遍大启的山山水水。”

风澈不知何时也来到了城楼上,裹着厚厚的斗篷,听到两人的对话,笑着说道:“父皇母后,到时候可不能忘了儿臣!儿臣也要跟着一起去!”

风染霜笑着点头,伸手拂去他头上的雪花:“好,带上你,咱们一家人一起去。”

夕阳将三人的身影投在城墙上,拉得很长很长。雁门关的风依旧凛冽,卷起地上的雪沫,却吹不散这帐内的暖意与城楼上的温情。风染霜知道,前路纵有惊涛骇浪,只要一家人并肩作战,君臣同心,将士用命,这大启的万里河山,定能守得安稳,迎来真正的太平盛世。

又过了一月,风染霜的身体渐渐好转,已能偶尔处理些轻便的军务。慕容冷越则趁这段时间,加强了与周边部族的联系,用茶叶、丝绸换来了战马与情报,形成了一张对抗东瀛与波斯的联盟网。苏墨从敦煌传回消息,波斯人因粮草不足,内部已出现矛盾,不少部族都想退出联盟,信使带回的羊皮信上,还沾着西域的沙尘。

“看来胜利的天平已向我们倾斜。”慕容冷越看着手中的军报,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东瀛人若再按兵不动,等波斯人溃散,他们便成了孤家寡人,再也掀不起风浪。”

风染霜点头道:“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东瀛人野心勃勃,说不定还会有最后的反扑。我们需做好万全准备,待时机成熟,一举将他们赶出大启边境。”

接下来的日子,大启与东瀛、波斯的对峙进入了胶着状态。慕容冷越一边派人监视敌军动向,一边加紧操练士兵,校场上的喊杀声震得积雪簌簌落下;风染霜则忙着调配粮草与兵器,确保前线供给充足,伤药库里的金疮药堆积如山;风澈则时常带着小队士兵,在边境巡逻,搜集敌军情报,带回的东瀛人的箭矢,被他插在帐中当作靶子。

这日,风澈巡逻归来,脸上带着兴奋,刚进帐便喊道:“父皇母后,儿臣在边境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