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澈心中一喜,问道:“那你知道安王具体是如何陷害李嵩的吗?有没有其他人参与其中?”
张成点了点头,说道:“当年,安王买通了几个证人,让他们作伪证,还伪造了一些证据。而参与其中的,还有当时的刑部侍郎王强。他收了安王的好处,在审理案件时故意偏袒安王,对那些明显的漏洞视而不见。”
“王强?”风澈心中一惊,王强如今虽已退休,但在京城仍有一定的势力。没想到他当年竟然参与了这起冤案。
苏墨问道:“那张成,你可有证据证明王强参与其中?”
张成想了想,说道:“当年,安王与王强往来的信件我还保留着一些,或许能作为证据。”说着,他从柜台下面的暗格里拿出一个盒子,打开盒子,里面装着几封信。
风澈接过信件,仔细查看后,心中大喜。这些信件足以证明王强当年与安王勾结,陷害李嵩。
“张成,你提供的这些线索非常重要。你放心,我们不会泄露你的身份。”风澈说道。
张成点了点头,说道:“希望你们能早日还李嵩一个公道。当年,我也是被逼无奈,才参与了此事,这些年,我一直良心不安。”
风澈和苏墨带着信件,离开了杂货店。他们知道,有了这些证据,离真相又近了一步。
“我们现在就去面见皇上,将这些证据呈上去。”风澈说道。
苏墨点头表示同意。两人立刻赶往皇宫,向皇上禀报了调查的进展,并呈上了信件。皇上看完信件后,龙颜大怒:“没想到王强竟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来人啊,立刻将王强缉拿归案!”
很快,王强便被带到了皇宫。面对铁证,他无法抵赖,只能承认了自己当年与安王勾结,陷害李嵩的罪行。
皇上怒喝道:“王强,你身为朝廷官员,竟然为了一己私利,陷害忠良,实在是罪不可恕!来人啊,将他打入大牢,听候发落!”
王强被带走后,皇上对风澈说道:“风澈,你此次做得很好。如今真相大白,李嵩的冤案也该昭雪了。”
风澈说道:“皇上,李嵩虽罪有应得,但他也是受害者。臣恳请皇上从轻发落。”
皇上思索了片刻,说道:“好吧,看在他也是被陷害的份上,朕就从轻发落。将他的罪行公告天下,然后免去死刑,改为流放。”
风澈和苏墨听后,连忙谢恩。
处理完李嵩的案件后,风澈又开始协助太子处理朝政。此时的京城,看似风平浪静,但风澈知道,暗地里仍有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安王虽死,但其残余势力并未完全清除,随时可能再次兴风作浪。
在风澈的辅佐下,太子逐渐掌握了朝政的要领,处理政务也越来越得心应手。风澈还建议太子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整顿朝廷的风气,减轻百姓的负担。这些改革措施得到了皇上的认可和支持,也受到了百姓的欢迎。
然而,风澈的改革举措却触动了一些朝中大臣的利益。他们开始在暗中联合起来,试图阻止改革的进行,并对风澈进行诋毁和攻击。
一天,风澈在朝堂上提出了一项关于减轻赋税的议案,却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强烈反对。
“风澈,你这是在扰乱朝纲!如今国库空虚,若再减轻赋税,朝廷拿什么来维持运转?”一位大臣大声说道。
风澈耐心地解释道:“各位大人,如今百姓生活困苦,赋税过重已让他们不堪重负。只有减轻赋税,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增加国库收入,比如整顿商业,打击贪污**。”
但这些大臣根本听不进去,他们继续对风澈进行指责和攻击。朝堂上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
太子见状,说道:“各位大人,先冷静一下。风澈提出的议案也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着想,我们应该好好商讨,而不是一味地反对。”
然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