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的舟车劳顿,水路陆路交替,今日总算到了目的地。
他们并未急着立刻去岳麓书院,而是先来到了湘江府城,在镖头介绍的离书院不算太远的一家干净客栈住了下来。
大哥王大牛这会忙着和镖头结算最后的尾款,狗娃则和工人一起将那几个沉甸甸的箱子搬到客栈。
一切收拾妥当后,狗娃踮着脚尖四下张望,眼睛不够用似的,嘴里不住地惊叹“三叔,这地方比长安城还热闹!你看那楼,有好几层啊,真高!还有那桥!”
王明远也感同身受,放眼望去,湘江府水系发达,码头众多,船只鳞次栉比,桅杆如林,脚夫吆喝着号子,搬运着各色货物,一派欣欣向荣的感觉。
不过暂时也无心欣赏,找来店小二要了点热水,三人舒舒服服洗了个热水澡,洗去一身疲乏,又饱餐了一顿本地特色的饭菜。
一路上舟车劳顿,狗娃几乎是头沾枕头就鼾声如雷。
王大牛和王明远却还强撑着精神,就着油灯,将明日要用的拜帖和礼品又仔细核对了一遍。
毕竟即将要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王明远心中虽有期待,更多的却是谨慎。
师父崔知府的教诲言犹在耳,岳麓书院乃天下文枢之一,规矩大,能人多,所以要注意的地方也很多。
次日一早,湘江府的清晨,是被江上的雾气和码头的喧嚣一同唤醒的。
王明远站在客栈二楼的窗前,看着楼下街道上逐渐增多的人流。
不同于长安府的厚重沉稳,也不同于沿途其他州府的或繁忙或萧索,湘江府给人一种湿润而灵动的感觉。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水汽和一种说不清的草木清香,远处隐约可见起伏的山峦轮廓。
吃完早饭,他便吩咐道“狗娃,你去街上,寻一家好些的礼品铺子,买几个清雅些的木制礼盒来,大小都要,中等和小的多要些。”
“好嘞,三叔!”狗娃一听有任务,立刻来了精神,一溜烟跑了。
王大牛问“三郎,咱不是从家里带了特产吗?还买盒子做啥?”
王明远解释道“大哥,送礼讲究个心意,也讲究个门面。咱们那茯茶,用油纸包着直接送,显得粗糙。用合适的礼盒装起来,看着郑重,收礼的人心里也舒坦。给山长和重要人物的,用大盒;日后与同窗交往,送些小茶砖,用小盒,方便也体面。”
王大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还是你们读书人想得周到。”
没多久,狗娃就抱着一堆摞在一起的木盒子回来了,有原木色的,有刷了漆的,看着确实雅致。
王明远仔细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
三人回到房间,将带来的茯茶小心地分装。
给未见面的师兄和柳山长的那份,他挑了两个最大的木盒,分别装了足足五斤品相最好的茯茶,金花茂盛,香气醇厚。
又另外准备了几个稍小但依旧体面的大盒,分量稍减,以备不时之需。
其余的半斤、一斤装的小茶砖,则分别放入小号礼盒中,整整装了几十个。
“三叔,这得送多少人啊?”狗娃看着一排小盒子,咋舌道。
“初来乍到,与同窗师长打交道,这些是小小心意,不算什么。”王明远一边封盒,一边道,“礼数周到些,总没错。”
装好茶叶,他又将特意从老家带来的土特产整理出来。
玉米碜子、玉米面用干净的布袋分装好;自家晒的柿饼、做的蜜枣用油纸包得整齐;还有娘亲赵氏和刘大嫂特意熏制的腊肉、腊肠,虽然一路奔波,但保存得当,依旧油光发亮,散发着独特的咸香。
给柳山长的礼,他斟酌了很久。
从柳教谕那里,以及柳暻那小娃娃无意中透露的话里,他了解到这位柳山长与柳教谕性子很像,不喜奢华,更重实用和心意,而且这柿饼和蜜枣还有玉米碜子都是柳暻那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