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他直接开了口,语气竟带上了一丝罕见的温和,仿佛对待自家子侄:“王小友,没想到在此处相见。你父亲腿伤可大好了?”
这一声“王小友”,如同平地惊雷,再次炸得周巡抚、杨总督和崔知府目瞪口呆,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王明远!
周、杨二人是惊疑不定,完全搞不清这小小的知府弟子,如何会与深居简出的定国公有如此渊源?
竟能让老公爷以“小友”相称,还关切其家事?
崔知府更是心头狂震,他也怎么都想不到,他这个新收没多久的小徒弟,竟不声不响地搭上了定国公这条通天线!
这……这简直是……
王明远被三位大佬的目光看得头皮发麻,连忙上前一步,恭谨回道:“回国公爷话,托您的福,家父腿伤已无大碍,今日已能下地缓慢行走,应该很快便可痊愈。”
“嗯,那就好。”老国公脸上露出一丝真切的笑意,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语气竟带上了一点不易察觉的……期冀?
他稍稍向前倾身,声音压低了些,问道:“对了,你那二哥……二牛小友,近日可曾回府城来?”
二哥?二牛?
周巡抚和杨总督再次面面相觑,完全跟不上节奏。
这王家到底什么来头?
崔知府脑子里飞快闪过王二牛那憨直魁梧的身影,他怎么……他怎么就和定国公扯上关系了?还“小友”?
王明远心中也是波澜再起,老国公竟然如此惦记二哥?
他谨慎答道:“二哥尚未回长安府城,如今……应还在清水村。”
“哦?没有回来?”老国公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又被另一种光芒取代。
他沉吟片刻,竟直接开口道:“王小友,老夫与你二哥颇为投缘。他那般身手,那般心性,埋没乡野实在可惜,老夫着实不想放弃。不知……他可有从军报国之志?若他愿意,老夫军中,虚席以待。”
从军?投入定国公门下?!
这话一出,宛如一块巨石投入深潭,激起千层浪!
杨总督猛地看向老国公,眼神复杂。
老公爷这是……要亲自栽培人选?多少年了?不知道多少将领子弟挤破头都想入老公爷法眼而不得啊!
周巡抚也是面露惊容,再次深深打量王明远,仿佛要重新审视这个少年。
崔知府更是心跳如鼓擂!这可是天大的机缘!一步登天的机缘!
若二牛真能投入定国公门下,有老公爷照拂,将来前程岂可限量?
王家……王家这是要腾飞了啊!
然而,王明远在最初的震惊之后,却迅速冷静下来。
他想起了二哥离家前对妻儿那放心不下的念叨,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恭敬却坚定地回道:“国公爷厚爱,学生代二哥叩谢!”
他先是行了一礼,随即话锋一转,
“二哥自幼确有一腔报国热血,常恨不能驰骋沙场,保家卫国。
但此乃人生大事,且家中二嫂新育幼侄,且幼侄尚在襁褓,二哥身为丈夫与父亲,责任重大。
学生以为,是否从军,还需二哥自行决断,并与家人仔细商议。
学生不敢擅专,亦不能替二哥应下此事。”
这番话,既表达了对定国公的无比尊敬,也委婉地说明了现实困难,更将最终决定权交还给了王二牛本人,情、理、礼俱全。
堂内一时间静默下来。
周巡抚和杨总督都有些意外地看着王明远,没想到这少年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竟能如此沉稳冷静,思虑周全,不忘家人,不禁又高看了他一眼。
崔知府则是急得差点跺脚,心里暗骂徒弟太过实诚,这等机遇,便是先应下来再慢慢劝说二哥也行啊!
怎能当面就把路给堵了?
唯有程老国公,闻言非但没有不悦,眼中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