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章 开考(2 / 3)

道,被这样折腾一番,不仅尊严扫地,身体也必然受寒。

在这初春的清晨,穿着单衣被扒光搜身,寒气早已侵体,待会儿进了那四处透风的破号舍,再紧张出一身冷汗,一场风寒恐怕是跑不了了。

就算强撑着考完,状态也必然大打折扣。

李茂提醒他要打点的那几个铜钱,此刻的价值远超出了它本身的分量。

搜身完毕,衙役开始检查考篮,食物被重点关照。

王明远带来的几个白面馒头和几块硬饼被掰得粉碎,李茂特意准备的那几个豆沙包也没能幸免。

衙役粗糙的手指直接捅-进松软的豆沙馅里,仔细地揉捏抠挖,原本精致的包子瞬间变成了一堆狼藉的碎屑和粘稠的馅料混合物。

这包子他是无论如何也吃不下了。

看着衙役那样子,他只能苦笑,李茂的消息,看来也并非全准,这豆沙包终究是白准备了。

“甲字三十七号!”负责唱名的衙役扔过来一块粗糙的木牌。

王明远接过号牌,拎起被翻得乱七八糟的考篮,快步走进了考场。

眼前是一片用简易木板隔成的狭小格子间,密密麻麻,如同蜂巢。这便是无数读书人命运的起点——考棚号舍。

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陈旧的木头味,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混杂着灰尘和淡淡尿臊气的沉闷气息。

他顺着指引,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甲字三十七”。

号舍位置确实还算可以,离角落那个隐隐散发着骚臭气味的“臭号”(厕所)有段距离。

但正如李茂打听的那样,号舍的木板墙壁和顶棚都有些破败。

几处木板连接处裂开了明显的缝隙,最大的地方能塞进一根手指。顶棚角落更是破了一个小洞,能看到外面灰蒙蒙的天空。

初春的风,带着寒意,正从这些缝隙里丝丝缕缕地钻进来。

王明远不敢耽搁,立刻从考篮底层掏出几块早就准备好的油纸。

他动作麻利,用纸团塞住较大的缝隙,又用旁边的小木棍做了下加固,虽然简陋,但至少能挡掉大半寒风。

刚把号舍简单修补好,一阵阵“哗啦”声和骚臭味就从“臭号”方向飘了过来。

王明远果断站起身,朝不远处巡视的衙役示意:“差爷,小的想先行方便一下。”

那衙役瞥了他一眼,不耐烦地挥挥手。

王明远立刻小跑过去,强忍着不适解决了问题。

他早就打定主意,开考后除非憋到极限,否则绝不会再去上厕所!

排空了自己,回到号舍,他才真正坐下来,长长舒了口气,等待发放考卷。

不知过了多久,考场里安静的只剩下考生压抑的呼吸声和偶尔的咳嗽声。

忽然,“哐——!”一声震耳欲聋的锣响,撕裂了考场的寂静!

“肃静!发卷!”一个洪亮的声音喝道。

王明远精神一振,立刻挺直了背脊。

只见几个衙役捧着高高的、用黄纸封好的卷子,开始按号舍顺序逐一发放。

与此同时,一个穿着青色官袍、身形清瘦、面皮黝黑的中年男子,在几个随从的簇拥下,背着手,迈着方步,开始在考棚间的通道上缓缓巡视。

他目光锐利,像鹰隼般扫过一个个号舍里的考生,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想必这就是咸宁县令了。

王明远不敢多看,只飞快地瞥了一眼便低下头。

很快,一张散发着淡淡墨香和纸张特有气息的卷子,被衙役放到了王明远面的简易木板上。

王明远定了定神,目光如扫描般快速掠过整张卷子。

卷面上的题目清晰地映入眼帘:

第一题:经义题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要求:阐释此句精义,并论君子当如何于日常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