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第 148 章 部长的考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48 章 部长的考题(3 / 4)

严”。
党校的学习生活,节奏快得像上了发条。
课程表排得满满当当: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解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实践、公共管理创新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新时代党性修养与纪律规矩、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产业发展……内容既高屋建瓴,又紧贴基层实际。
对于拥有多个顶尖学科博士学位和过目不忘能力的李毅飞而言,课堂的理论学习更像是一次系统性的梳理、印证和深化。
他听得极为专注,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快速移动,记录下的并非长篇大论,而是精准提炼的关键词、逻辑链和瞬间迸发的思考火花。
李毅飞强大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让他在教授讲述的间隙,偶尔提出的一个追问或补充的一个视角,往往能直击问题核心,甚至启发授课者进行更深入的阐述,引得几位资深教授在讲台上都忍不住向他投去赞许和探究的目光。
课间的走廊、食堂的餐桌、宿舍熄灯前的片刻,都成了思想碰撞的“第二课堂”。
李毅飞身边渐渐聚拢了一些真心求索的同窗,郭兵是最活跃的一个,还有几位同样锐意进取的县长、区委书记。
大家谈论着县里的特色产业如何突破瓶颈、招商引资如何避开环保雷区、乡村振兴如何找到可持续模式……李毅飞并非滔滔不绝之人,但每当开口,言必有物,切中肯綮。
他能用最通俗的语言拆解复杂的经济数据,能用鲜活的基层案例诠释抽象的法律政策,他的观点总能穿透表象,抓住本质,提供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思路,常常让围听的同僚们眼睛一亮,豁然开朗。
“李书记,你这年纪,看问题怎么像有几十年经验的老把式?”
“刚才你点出的那个产业融合关键点,对我们县太对症了!简直醍醐灌顶!”
“李书记,务必抽时间到我们县实地看看,给我们的发展规划把把脉!”
很快,“多水县那个24岁的年轻书记李毅飞”,成了这期青干班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
他年轻得令人惊讶,却沉稳得令人安心;学识渊博,却毫无学究的迂腐气;
在基层纪委岗位上展现的铁腕与成效,更添几分实干家的硬朗。
那些最初因他年龄和级别而心存疑虑甚至带点轻视的“老资格”们,在亲身感受到他那份洞穿迷雾的洞察力和务实落地的思维方式后,无不收起了最初的偏见,发自内心地认可这位年轻的同僚,亲切地称一声“李书记”。
这份尊重,是李毅飞用绝对的实力和沉静如水的态度赢得的。
李毅飞的收获同样巨大。与这些经验丰富的“一线指挥官”们深度交流,极大地丰富了他对基层治理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认知图谱。
他对江省各区域的发展禀赋、痛点难点、风土人情有了更立体的了解。
一个越来越清晰的预感在他心中成形:这次培训,绝非省里随性而为,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岗前淬火”。
这个预感,在培训进入第三周时,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得到了印证。
这天傍晚,李毅飞在食堂刚打完一份简单的两荤一素(清炒时蔬、红烧排骨、麻婆豆腐),在靠窗的位置坐下。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在光洁的餐桌上投下光斑。就在这时,一个身影端着餐盘,自然而然地坐到了他对面的空位上。
周围几桌的交谈声瞬间低了下去,无数道惊讶或带着探究的目光悄悄聚焦过来——来人竟是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薛高宇!
“毅飞同志,”薛高宇神态平和,拿起筷子,像普通学员一样开始用餐,语气也如同闲话家常,“学习生活还适应吧?课程强度不小啊。”
李毅飞放下筷子,姿态恭敬而不失从容:“薛部长好。很适应,收获非常大,对很多问题的理解更深更透了。”
薛高宇点点头,夹起一块排骨,咀嚼着,目光平静地看向李毅飞,仿佛随口一问:“有收获就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