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将内心表露无遗。
朱由检感受到周玉凤的惶恐,心中一痛,但他知道,这一步必须走!他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目光转向张皇后,神情异常坚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与自信:“皇嫂勿忧。朕非是去打仗,是去发饷,安军心!朕亲临,方显朝廷诚意,方能最快平息事态。若遣大臣,层层转达,迁延时日,恐生更大变故。”
他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股混不吝:“至于危险……嘿,朕已安排妥当。魏忠贤,会随朕一同前往!”
“魏忠贤随行?”张皇后和周玉凤又是一惊,忧色更浓。让这头猛虎跟在身边,岂非更险?
“正是要他随行!”朱由检冷笑一声,“他留在京中,才是最大的变数!朕将他带在身边,他那些徒子徒孙在京中便不敢轻举妄动。而朕离京后,司礼监掌印徐应元、随堂太监王承恩会留守宫中,总理内廷事务。待魏忠贤离京,他们二人会即刻着手,彻底掌控东厂!如此,内廷可保无虞。外朝有内阁诸公坐镇,黄立极、李国普、施鳯来等人皆是识时务的老狐狸,又有朕的旨意压着,翻不起大浪。”
这番话条理清晰,安排周密,显是深思熟虑。张皇后紧蹙的秀眉略微舒展,但担忧未散:“话虽如此,终究是离开了根本之地……”
朱由检目光扫过张皇后,最终落在周玉凤写满忧虑的小脸上,眼中锐气一闪,压低了声音,带着一种近乎狂妄的自信:“皇嫂,玉凤,你们放心。朕此去,非但能平息蓟镇之乱,更要带回一支真正上过沙场、见过血,且肯为朕效死的虎狼之师!”
他声音虽轻,却字字如金石掷地:“有了这支兵在手,待朕回京之日,便是乾坤肃清之时!届时,朕再风风光光地迎玉凤入主中宫!”
此言一出,如同拨云见日!张皇后眼中瞬间爆发出明亮的光彩!她终于完全明白了小叔子的深谋远虑!原来,亲赴蓟镇不仅是解决眼前的兵变危机,更是要借机牢牢掌握一支属于自己的、能战敢战的武力!有了这支力量作为后盾,什么魏忠贤,什么阉党余孽,都将如土鸡瓦狗般不堪一击!这步棋,看似行险,实则直指核心!
“皇上……圣明!”张皇后长长舒了口气,脸上露出了自天启皇帝驾崩以来最为振奋的笑容,“臣妾明白了。宫中之事,皇上尽可放心。有臣妾在,有徐公公、王公公在,定保坤宁安宁,静待皇上凯旋!”
周玉凤虽对军政大事懵懂,但见皇嫂如此郑重其事地支持皇帝,又感受到皇帝话语中那股令人心安的力量,心中的恐惧也消散了大半。她抬起泪眼朦胧的眸子,痴痴地望着朱由检,用力地点了点头。
安抚好了后宫,朱由检心中大定。他最后深深看了周玉凤一眼,仿佛要将她此刻的模样永远刻入心底,这才松开手,对张皇后点了点头,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了坤宁宫。他还有许多行前的部署要交代,时间紧迫。
同一时刻,肃宁伯府,密室。
烛火摇曳,昏黄的光线将魏良卿那张因焦虑和愤怒而扭曲的脸映照得如同鬼魅。他对面坐着的是客氏之子,刚刚丢了官职的侯兴国。侯兴国面如死灰,双手死死捏着一封书信,指节捏得发白,手背上青筋毕露——那是他母亲客巴巴今早刚刚派人递出宫外给他的亲笔手书!
“……娘亲……竟被罚议罪银一百五十万两!”侯兴国声音嘶哑,带着哭腔,更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恐惧,“其中三十万两……三十万两啊!必须即刻缴入内库!余下一百二十万两,限期六个月!这……这简直是割我的肉,剜我的心啊!”客氏多年积蓄虽丰,但骤然要拿出如此巨款,对侯家来说也是伤筋动骨,十去七八!
魏良卿一拳狠狠砸在紫檀木桌面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他咬牙切齿,眼中满是怨毒与不甘:“哼!一百五十万两?好大的胃口!小皇帝这是要把我们往死路上逼!什么‘暂缓查抄’,不过是钝刀子割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