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醉里长歌赴国戈》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铁马冰河。万里烽烟遮日月,一柄青锋指寇倭。豪情犹未磨。
壮志何曾消尽,丹心岂惧蹉跎。纵使霜华侵两鬓,依旧长歌赴国戈。山河入醉哦。
诗曰:
竹影摇虚牖,蛩吟伴客眠。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人圆。
旧卷摩挲久,新茶次第煎。
忽闻云外雁,一字写长天。
上回说到,梁山军马在陆丹婷、花凤梧、马瑜筠三位军师运筹帷幄之下,摆下那九宫八卦阵势。但见阵中旗幡招展,杀气冲天,端的似天罗地网,铜墙铁壁。官军不知深浅,冒然杀入,登时着了道儿,可怜那些官军人马,如汤泼雪,折损大半。折了一名都监杨耀,官军大败亏输,只得鸣金收兵。梁山众将也自收兵回营,犒赏三军。两边各自整顿兵马,按下不表。正是:巧排八卦困蛟龙,妙布九宫擒虎豹。
当夜,陈黯之并七位都监聚于帐中议讨贼之策。黯之捻须蹙眉道:“叵耐梁山草寇猖獗,却只深匿巢穴,不肯显露,怎生奈何?”王嘉兴叉手禀道:“哥哥,郓城县与梁山泊止隔数里水泊,何不移营彼处屯扎,就近觑贼虚实?”黯之与众将计较多时,别无妙策,遂拍案决断:“恁地时,传令各营,即刻收拾起行!”未及两个时辰,大军早到郓城地界。黯之恐惊扰乡民,特传将令:“各营分守四门,不得擅入民宅,违令者斩。”自与七员都监轻骑简从,缓辔入城。那郓城都头闻说大军压境,忙整衣冠出郭相迎,一应安排馆驿廨舍,杀羊宰马,款待不题。正是:大军压境惊宿鸟,虎帐谈兵待良谋。
且说陈黯之引着七员都监迈入县衙,却见大堂上冷清清空落落,唯有两个都头打扮的汉子鹄立阶下。那二人见上官到来,急趋前唱喏。陈黯之将须喝道:“郓城县令何在?怎地只教尔等在此支应?”为首都头叉手禀道:“覆禀相公,自梁山泊贼势猖獗,这郓城县令印信,倒似滚汤泼雪般更迭。有称病告假的,有夜半挂印的,近来虽设其位,竟无人敢赴任。衙门里一应文书刑名,暂由小人兄弟权且支撑。”原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卖弄手段坑陷凌振、石勇、张魁、李义四条好汉的宋信,旁边立着的便是其胞弟宋义,一般生得豺目鹰腮,端的是狼狈为奸的胚子。
且说陈黯之闻报,不觉长叹一声,遂令军马暂屯郓城,权作休整。宋义寻思半晌,进言道:“哥哥此番用兵不利,非是军士不勇,实因缺那智谋之士,又少道法相助,故此难破敌阵。”黯之颔首道:“贤弟之言正合吾意。怎奈我军远来,地理未熟,计将安出?”旁有宋信应声道:“哥哥休忧。小弟却认得一个异人,姓耿,祖贯京东路徐州人氏,如今隐居于野。此人深通奇门遁甲,能驱六丁六甲之神,更兼谙熟兵机阵法,端的有个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手段。何不请此人出山,共图大事?”黯之听罢,拍案大喜,即时便教宋信、宋义备马,引路前去相请。
原来这道人未入玄门时,俗家姓耿,双名景璨,后来取个法名唤做时了,道号灵武真人。祖贯原是徐州人氏。这先生自幼便在终南山修行,炼成一身通天彻地的道术,能呼风唤雨,驱雷掣电。又兼熟读三十六家兵书战策,排兵布阵,无所不精。因他时常显圣救民,百姓感其恩德,都称他做“过天星”。
有诗赞时了曰:
徐州之地育英才,耿姓道士号时了。
精通术数唤风雨,心系苍生扶危难。
三十六策兵书熟,排兵布阵智无边。
过天星辰照人间,英雄事迹永流传。
亦有小诗曰:
道袍随风展,时了立云端,
风雨随心意,苍生赖庇佑,
兵法精深邃,排阵智超凡,
过天星耿亮,名声永流传。
且说那耿时了正在草庐中研读兵书,忽闻门外马嘶人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