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铭提戟跃马,正撞着虞逸暘。两个更不打话,枪矛并举,搅作一团。右营中张天豪挥舞破天长矛,早与杨温战在一处。但见两军混战,兵对兵,将对将,直杀得尸横遍野,血染荒原。正是:喊声震动山川裂,杀气弥漫斗牛寒。
且说周循晨与顾范则两马相交,刀光霍霍,斗到四十余合,不分胜败。循晨忽卖个破绽,掣刀回马,低声道:“贤弟岂不知三弟深通韬略?早料定尔等今夜必来劫营,如何偏来送死!”范则闻言大笑:“兄长休慌,少时便见分晓!”言未绝,忽见一匹快马飞驰而至,马上探子滚鞍下拜:“禀都统制,大事不好!贼人趁前营混战,暗遣精骑袭了后寨,劫去陈梓轩。徐将军虽死战保住粮草,已被烧却大半!”循晨听罢,惊得汗流浃背,方知中了调虎离山之计。急拔马头时,范则早引一彪军马拦住去路。幸得副将率铁骑死战冲突,方杀开一条血路。及至奔回后营,但见火光冲天,殷浩早救得陈梓轩,鸣金收兵去了。正是:&bp;妙算枉费连环策,猛将空挥日月刀。
且说周循晨收兵回营,连夜升帐,聚齐众将。各将官参见已毕,循晨按剑长叹道:“自与梁山草寇交锋以来,屡折人马,已丧千余军马。今日又遭贼人诡计,劫去陈梓轩,烧毁粮草大半。俺今进退无路,似此如之奈何?”帐下众将面面相觑,皆默然无语。
帐下杨温沉吟良久,出列道:“末将观梁山贼寇,全仗八百里水泊天险。若能先破其水寨,旱寨、头关自然瓦解。”徐京拍案叫道:“此计大妙!”虞逸暘忽道:“既如此,末将在岳州有三个水军兄弟,皆是浪里白条般的好汉。若得他三人相助,何愁水寨不破?”循晨忙问端的。话说扬成所说的三位水军,究竟是何人?却是岳州的三位水军都统制。
一人姓袁名舒昊,表字飞虎,籍贯洛阳人氏,此人乃岳州水军指挥使,善使一对日月剑,平日里擅长训练水军,将自家水军训练成精锐,又因平日里严厉训军,又在当地颇有名望,皆受平民百姓爱戴,人皆唤他为海阎王。
有诗赞舒昊曰:
面如白皙眼俊晶,身长七尺受民爱。
训练水军颇有名,舒昊大名扬水军。
又有小诗赞曰:
舒昊好男儿,海阎王美誉。
剑影波涛间,麾下水师威。
训练有素众,将士齐心力,
飞虎临水面,尽显英雄姿。
另外他有两位结义兄弟,一人姓丁名为子通,祖贯青州人氏,驾船杀敌皆是把好手,平日善使一条长杆刀,水性极好,犹如水中蛟龙一般灵活自如,人皆唤他为水无常。
有诗赞丁子通道:
腾云驾雾分水流,宛如一条潜江龙。
又如水中无常王,子通名声排次之。
又有小诗赞曰:
青州丁家郎,通字冠其旁。
驾舟如踏浪,水上功夫强。
长杆刀在手,斩敌如切菜。
蛟龙入深渊,自由自在翔。
另一人姓倪双名海涛,籍贯保定府人氏,亦是水性精熟之辈,技艺巧熟,可谓水中豪杰,曾驾船与自家心腹袭击敌贼,力战二十余人,还奋勇斩了十余人,尚且还得胜回寨,人皆唤他为潜伏鲸。
有诗称赞海涛曰:
乘风破浪入江去,铁船破敌浪海涛。
不下当年小七勇,海涛威名排前列。
又有小诗赞曰:
海涛掀狂澜,水路显神威。
潜鲸荡敌舰,倪家勇可追。
铁骨担风雨,银枪闯江海,
海涛名字响,传颂至永远。
且说袁舒昊接了虞逸暘书信,当即会齐丁子通、倪海涛二人。三人看罢书信,丁子通拍案道:“梁山草寇猖獗,正该我等建功!”倪海涛亦道:“兄长既有召唤,岂敢怠慢。”当下三人写了回书,辞别家小。袁舒昊将水军事务暂交副将孙平明掌管,点齐五千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