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28章
有一些警察朋友的好处是可以吓退街面上的混混,但吓不走另一些警察。门房老太太提醒何长宜:
“何,最近有人来打听这栋楼是否居住了钟国商人,如果他不是你的朋友或客户的话,我认为你或许需要小心一些。”这个信息很重要。
何长宜之前听其他倒爷说过,除了贝加尔旅馆外,一些警察会专门寻找钟国倒爷所居住的区域,找到后就上门强行收取“保护费"。有的倒爷在莫斯克租住公寓,然而,一旦被当地警察发现,如果拒不缴纳保护费的话,就无法再继续正常居住下去。
当然,交了“保护费"也并不意味着平安无事。敲诈勒索是常态,黑警们理所当然的态度像是进入自家菜园挖大白菜,但凡倒爷敢反抗,就会遭到疯狂的报复,直到被迫举家逃离此处。因此,最好的预防办法就是不要被黑警知道住处。但何长宜目前生意太过兴隆,每日来往的客户繁多,她和张进、陈跃频繁出现,难免露了行迹。
为了感谢门房老太太的提醒,何长宜将从国内带来的花色多样的毛线套装送给了她。
老太太摸着绵软的毛线团,高兴得合不拢嘴。“我亲爱的何,请放心,如果来的不是你的朋友,不管对方是谁我都不会让他轻易进入电梯。”
即便如此,何长宜还是加强了警惕。
她让张进和陈跃最近少在办公室露面,有事通过电话联系;而与客户约定的收货地点也从仓库转到货运站,相当于货物刚从火车上搬下来就直接被客户运走。
但一些闻名而来的新客户没有何长宜的联系方式,依旧会找到办公室这边。为了不放走订单,何长宜选择独自留在办公室来接治上门客户。她包下一辆出租车每天早晚接送,司机曾是一位中学数学教师,由于学校半年没发工资,她在工作时间以外兼职开出租车赚钱。这位中年女老师非常严谨细致,开车时不会违反哪怕一条交通规则,最关键的是,她不会把乘客当待宰肥羊,坐她的车很让人放心。这天,何长宜正在接待一位老熟人,是曾经在火车站帮她搬货的巴恰。他来自斯坦地区,年龄不到三十岁,但看起来非常沧桑,满脸的褶子。搬运工是一份相当辛苦的工作,需要扛着百余斤的大包,而一包也就才赚二百卢布。
与在贝加尔旅馆外切汇的斯坦骗子不同,这位巴恰是一个勤恳诚实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何长宜当时会长期雇他来搬货。不过这家伙也有些小狡猾。
他在火车站干完活后就换上一身西装,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等推销出去的商品凑够一定数量后,他就跑到何长宜这里来下订单,通过低买高卖的方式赚一笔小钱。
何长宜很欣赏他,即使单子很小,也不会拒之门外,相反,她还会提醒对方什么样的商品更畅销、利润率更高。
巴恰非常感谢何长宜,在来签订单合同和交定金的时候,他还特意给何长宜带来家乡特产羊毛毡拖鞋和天然蜂蜜。
当何长宜正将蜂蜜加进红茶时,屋内忽然断电,灯光全灭,顿时陷入一片黑暗。
跳闸了?
巴恰自告奋勇地要出去把电闸推上去,何长宜却制止了他。“我想这大概不是电闸的问题。”
过了一会儿,办公桌上的座机忽然响起。
何长宜拿起话筒,对面却不说话,传来有些遥远的交谈声,像是有人在拨通电话后将话筒放到一边录进去的环境音。“警察同志,我告诉过您了,这里没有什么钟国人,也许您是弄错了。”这是门房老太太的声音。
“我在执行公务,你应当配合,而不是试图阻拦!我警告你,如果你依旧拒绝让我进入电梯的话,我将要依法以妨害公务的罪名逮捕你!”这是…一个陌生,又似乎有些熟悉的声音。何长宜屏气凝神地听着,同时示意一旁的巴恰不要发声。话筒中,门房老太太嘟嘟囔囔地抱怨:
“我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