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5 章(1 / 3)

在长长的汽笛声中,开往京城的国际列车缓缓驶离站台。

何长宜来的时候扛着一人高的包裹,走的时候只提了一兜子维塔里耶奶奶亲手制作的美食。

她在车上隔水加热馅饼时,香气在车厢中蔓延,引来好几个探头探脑的家伙,都是要去京城进货的斯拉夫倒爷。

何长宜大方地将馅饼分给了这几个流口水的家伙。

他们对维塔利耶奶奶的手艺赞不绝口,盛赞这就是他们最怀念的老祖母牌馅饼的味道,又拿出自己带的熏肉和伏尔加,热情地与何长宜分享。

何长宜来者不拒,奶酪就伏特加,一口一杯,只用出国内酒场的三分功力,就将几个家伙全部放倒,推杯换盏间十分凶残。

一脸络腮胡的毛子被灌得从铺位滑到地面,像一块柔软的橡皮泥,抱着桌腿直求饶。

喝到最后,何长宜脸带红晕,眼神清明,闲闲地坐在桌子上,二郎腿一晃一晃,用刚学的峨语大放厥词。

“一头冬眠的棕熊都能比您坚持更长时间。下次如果想要灌醉我,记得伏特加里不要掺腌黄瓜的汤汁,或者您可以直接选择白酒。”

斯拉夫倒爷们:zzzzzzzz……

列车日夜疾驰,穿过乌拉尔山脉,越过积雪正在融化的西伯利亚平原,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一路向东。

回程的车上气氛要松弛得多,大概是因为不需要卖货,只需要照管随身财物,压力轻了许多,乘客们聊兴十足,满车厢的流窜,四处找人聊天。

何长宜认识了几个东北倒爷,他们长居边境,专做“倒包帮”,即使在两国关系最紧张的年代也没有中断,如今钟峨关系破冰,更是要大干快上。

还有国内来的鲜族大姨,面团似的脸,笑意盈盈但很精明能干,是家里说一不二的顶梁柱。

此外就是来峨罗斯考察的公家人,人均一个苏制望远镜和机械表,都是从站台上卖货的峨罗斯人手里买的。

来的时候是车上人卖货、车下人抢货,回的时候则完全颠倒。

出国公干的大小领导出手阔绰,要价五美元的手表说买就买,甚至都没有意思意思地还还价。

国内的倒爷们在一边啧啧称奇。

“这么贵还买啊?”

领导们满不在乎:“五美元值当什么,买都买了,就当是帮老大哥一把。”

趁列车停靠站台,何长宜也下车透气。

见她穿着时髦,又是个年轻姑娘,有人拿着色彩鲜艳但做工粗糙的套娃过来推销。

何长宜本来是不打算买的,她现在居无定所,就算买回来也没地方放。

正要开口拒绝时,她忽然想到什么,出口的话就转了一百八十度。

“给我来一套,要最大的。”

东北倒爷见她抱着一个半身高的巨大套娃回来,急得直拍大腿。

“唉呀妈呀我的大妹子,你买这玩意儿干啥?!你要是喜欢,我家里多的是,你要多少有多少,不比这强啊!”

斯拉夫倒爷也叽里咕噜说了一大堆,意思是他们可以替何长宜买更好的套娃,使用正宗西伯利亚白桦树,全手工打造,匠心制作,放着就能升值。

倒是鲜族大姨替何长宜说了句话:“我在旁边看着呢,没买贵。孩子喜欢就让她买呗,拿到京城也稀罕呢。”

何长宜冲大伙儿眨眨眼。

“好玩的,里面足足套了十五个娃娃呢。”

众人:……

散了散了,孩子爱玩儿就让她玩儿吧,总比拎着伏尔加酒瓶满车厢找人拼酒要好得多

——再被她灌下去,这车厢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得醉着过国境线。

不知道的人看到了,还以为车上来了劫道的,乘客集体被灌蒙汗药了呢。

当列车快要到后贝加尔斯克站——峨罗斯境内的最后一站,车厢气氛才陡然变得紧张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