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车也得小半个时辰左右功夫。往后日日早出晚归的来回赶是不现实的,让宗哥儿寄住韩家虽可行,但日子久了,未免咱们就矮人家一截了。”
“难道老爷往后想低韩家人一头吗?”
“当然不是!”是亲家,又不是上下级关系,为什么要低人家一头?
“那咱们啊,就只能将这儿的一切都变卖变卖,去华亭县买个宅子住。”直到了这一步,岳氏才说出自己真正想说的来,“这样,宗哥儿不必日日来回跑受累,咱们也无需低韩家一头。”
其实岳氏早在之前就已经盘算着要搬进城里去了,只是怕丈夫不肯答应,这才徐徐图之的。
借着女婿的关系,先把儿子念书的事儿给定了。然后,再借着他宝贝儿子念书的事儿,提换房子搬家之事。
恰好,这期间又遇到那二丫头搅事儿,倒也算是助了她一臂之力。
但搬家不是小事儿,李尚平虽心动,但一时也不敢拿定主意。
“让我再想想吧。”
岳氏知道他能这样说,这事就是成了一大半了,于是抿嘴笑。
“其实这样做,主要是为宗哥儿。给宗哥儿一个好的环境,让他好好念书,日后得中秀才,你这个做爹的,可得有多威风。女婿再好,那也是人家儿子。怎么着,都不如自己儿子出息来的有面儿、有里儿。”
黑暗中,李尚平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仿佛已经看到日后不久自己成为秀才公父亲、被众人捧着的画面了。
.
薛大娘不是不想搬去城里住,正如李妍说的,进城后对两个孩子好。
可她也知道,进城住得赁屋子,这得花一笔钱。供养孩子读书,又是一笔极大的花销。
目前家里有稳定赚头,是很不错。可这些银两拿去城里花,就不够看了。
所以这两日,薛大娘一直处于纠结之中。
李妍倒还好,对她来说,进城是迟早的事儿,所以她不纠结。
这两日,她如往常一样,每日按部就班的做事儿。
若说纠结,其实也有一点点,但不是为进不进城的事儿纠结。她有点纠结的是,目前是同元宝楼签订了一年的合作契书,若要进城生活,那这同元宝楼的合作要怎么做才更划算。
空闲时间,她也有向何氏打探过,从青山镇赶车到华亭县,单程得四十分钟左右。
时间长了,赁车成本自然也更高。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到时候路途上时间这么长,又该怎么保证食物的口感和新鲜呢?
现在天气热,红烧肉出了锅就往镇上送,途中耽搁的时间也短,所以运送到镇上后,几乎不影响色、香、味。
但若是从华亭县送到青山镇来,时间就耽搁得有些久了。
现在天气热还算好些,肉也冷得慢。等到马上入了秋,天越来越冷后,保鲜、保热的确是个问题。
正好这两日不忙,一切按部就班的过,所以李妍也就能分出时间和心思来研究一下怎么自己制作一个大型的保温桶。
这就不得不感谢自己曾经做过的工作了。
在某平台上靠拍做菜视频赚钱,其实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接广告。
李妍曾经接过某个品牌保温桶的广告,在写脚本时,李妍查过大量资料,其中就包括古人在没有冰箱的情况下,是怎么将食入保冷、保热的。
其实古人有自己的冰箱,只是这时候不叫冰箱,而叫冰鉴。
最早的冰鉴是青铜做成的,但青铜器导热性太好,在经过多年进化后,后来古人们便以陶罐代替青铜器皿,又叫陶制冰鉴,是早期冰箱的雏形。
李妍想,若她能自制成功一个简易版冰箱(保温箱),那就可以解决长路程带来的肉质保鲜问题了。
李妍是行动派的,说干就干。这日的桑葚饮子一卖完,就立刻打探起镇上哪家陶器做得好了。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