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33章
(宝们,31章、32章都是新更新的内容,先去看31和32,要不连不起来)“来人。“萧承渊对着帐外吩咐道。
守夜的士兵打帘进来,躬身行礼:“将军!”“去把赵参将叫来。”
没过多久,赵参将就挟了风雨而来,头发都被雨水湿透,来不及行礼,焦急问道:“将军,怎么了?”
萧承渊从来没有半夜召集过他们,让他不由心中焦急。“清源,你明天和故君一起,带一队人马,押温景珩回京复命。”赵参将没料到萧承渊大半夜把他叫过来竟是为了这件事,愣了愣,随即应道:“属下领命!”
萧承渊朝他摆了摆手,示意他先回去。
朔风卷着细雨,扑打着平戎城高耸的灰黑色城墙。这座扼守西北咽喉的雄关,在冬日里更显肃杀冷硬。沈昭华裹紧了身上略显单薄的棉袍,站在驿馆简陋房间的窗边,望着庭院里光秃的树枝在风雨中瑟缩。自那日被马武等人一路护送抵达平戎,已过去三日。萧承渊将他们安置在这处僻静的驿馆,派了重兵把守,名为保护,实为软禁。温景珩被单独安置在另一处更严密的院落,由军医日夜照料。沈昭华只在他抵达那日隔着院门远远望了一眼他苍白的侧影,便再未得见。
她肩头的箭伤在驿馆大夫的诊治下已无大碍,但心头的重担却一日沉过一日。萧承渊自那日先行回城后,便如同消失了一般,再未露面。院外响起纷繁而沉重的脚步声,是身穿重甲之人的脚步声。沈昭华的心骤然提到了嗓子眼,她快步走到门边,却被门口的守卫客气而坚决地拦下:“夫人,将军有令,请您安心在房内休息。”
她只能透过门缝,看着那一队杀气腾腾的戍军,走向温景珩养伤的小院。她看不到里面的情形,心急如焚。
他此时被押走,几乎是必死的结局,她无法做到心如止水。那份共历生死的复杂情愫,让她心中升起一丝不忍和悲凉。他身上那些狰狞的旧伤疤,他昏划中绝望的呓语,都在她脑海中闪过。
她又想到郾城三十万条人命,想到无数阵亡的将士,想到大靖这场国破家亡的百年浩劫……无论他有多少苦衷,他的罪孽都无可辩驳。她无法,也不该为他开脱。天道轮回,报应不爽。他今日的下场,是对堰城亡魂的一个交代。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在她心中激烈撕扯,最终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她没有试图冲出房门阻拦,也没有向守卫哀求。她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眼神复杂而疲惫。
不知过了多久,别院方向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和压抑的咳嗽声。紧接着,沉重的、戴着镣铐的脚步声再次响起,由远及近。沈昭华的心猛地揪紧。
透过门缝,她看到一队戍军押着一个身影走了出来。那人身形修长,穿着单薄的囚衣,外面罩着一件破旧的棉袍,双手被沉重的铁链锁在身前,脚上也戴着镣铐。
正是温景珩!
他脸色苍白如纸,嘴唇毫无血色,因为镣铐的束缚和身体的虚弱,脚步踉跄,全靠两旁的禁军架着才能勉力行走。剧烈的咳嗽让他弯下了腰,身体痛苦地颤抖着。但他经过沈昭华紧闭的房门时,脚步似乎微微顿了一下,艰难地抬起头,目光精准地投向了她。
四目相对。
温景珩的眼神中没有了往日的散漫和戏谑,也没有其他情绪,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沉寂。那目光仿佛穿透了门板,直直落在沈昭华的心上。他干裂的嘴唇似乎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最终却什么也没说,只是深深地、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然后便被粗暴的禁军推操着,踉跄地继续向前走去。沈昭华的手紧紧抓住门框,指甲深深嵌入腐朽的木门。就在温景珩即将被押出驿馆大门的那一刻,沈昭华不知哪里来的勇气,猛地推开挡在身前的守卫,冲到回廊边,对着那个即将消失在风雨中的背影,用尽力气喊了一声:“温景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