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一笔经年事事休> 第14章:雾薄霜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雾薄霜冷(1 / 4)

且说楼船扬帆仅一日之程,便已踏入大宋疆域。运河之上,官兵严阵以待,逐一盘查过往船只。韩德让心生一计,佯装契丹商贾,言称欲往中原采办瓷器、丝绸等物,以资契丹之用。言罢,暗取二两纹银,悄然塞入兵丁之手,笑道“军爷辛苦,些许银两,权且为众位兄弟换壶好酒解乏。”

是日,张嫣依偎在王冀怀中,忽觉王冀丹田隐有春雷萌动之兆,便以纤指沿其任脉轻探三寸。而后言道“冤家倒是好造化!那慕容龙城为你疗伤,先天罡气竟入你体内,倒抵嫣儿苦练三年……如今冤家督脉中潜龙待跃,怕是要应了《黄庭经》‘泥丸九真皆有房’的玄机。既如此,便传冤家一套掌法。”

言罢,张嫣忽作惊鸿掠影,三十六式“落叶飞花掌”竟在方寸间次第展开。但见玉掌翻飞似庾信《枯树赋》中“落花与芝盖同飞”,步法摇曳若曹植笔下“翩若惊鸿,矫若游龙”。

掌法习毕,张嫣又传王冀素心剑法。只见张嫣拔出碧水剑,首式“长河落日”直取中宫,次式“孤帆远影”化刺为挑,“铁锁沉江”横断秋水……

“冤家饱读诗书,可瞧见剑势中的变化暗合武侯八阵图……”张嫣话音忽止,原是王冀偷吻花枝,反被点中笑穴,二人笑作一团。

暮色渐浓时,张嫣取来十数盏青瓷碗倒扣甲板“轻功要诀,首在‘凭虚御风’四字。”言罢素足轻点,碗盏竟似洛神凌波纹丝不动。王冀欲效颦,却踩得瓷碗叮当乱响,被张嫣以绸带缠腰提起“冤家这般笨拙,倒叫嫣儿想起了卫夫人教王右军执笔……”

待到月满中天,韩德让凭栏观二人拆招。只见王冀“云横秦岭”未老,张嫣“雨润蓝田”已至,双掌相触时忽化十指相扣。韩德让大笑道“三弟这套‘画眉手’,倒比素心剑法更得真髓!”

却说王冀心无旁骛,沉浸于武学修炼之中,整整一日未曾稍歇。及至次日拂晓,王冀步出船舱之际,但见桅杆之上,白霜厚积,犹如银装素裹;河面中雾气氤氲,朦胧一片。忽有一阵寒风掠过,令王冀不禁浑身一颤,神志为之一清。未几,立于船首的萧绰忽而高声道“快看,河面之上似乎有人!”

韩德让闻其言,目光远眺,同时示意船夫将楼船靠近些许。他凝目细察,果见河面之上,浮沉着一名女子,乃是一名女子,虽不知她是生是死,但韩德让侠义心肠一动,当即施展轻功,将那河中女子救上船来。

韩德让轻搭女子腕脉,沉吟道“此女呛水甚重,气息奄奄,我若以内功真气相助,恐其体内河水随气血涌动,反增其危。”

王冀听罢,心中暗道“想来这古代侠士,虽内功深厚,却对落水急救之法不甚了了……”念及此,王冀忙将女子平躺于地,双手覆于其胸,以按压之法,助其排出呛入之水,继而又依心肺复苏之术施救,片刻之后,那女子便悠悠转醒……

女子醒来之后,泪水涟涟,抽噎不止。张嫣与萧绰将这女子搀扶入舱,更换干爽衣物,又取来热茶,让她暖身定神。片刻之后,王冀与韩德让方步入舱内,缓缓询问她究竟遭遇了何种变故。

那女子哽咽着,说起了自己的遭遇

“小女子乃东瀛遣唐使藤原常嗣的后人。当年藤原常嗣东归之时,于中原遗下一脉骨血,便是吾之先祖。自此而后,百十年间,中原烽火连天,世事如棋,留在中原的藤原一脉亦随之式微,只得在贫寒之中挣扎求存。

家父早逝,我和母亲相依为命,流离失所,终至临济之地。恰逢世宗皇帝柴荣大兴灭佛之举,此地有一尼姑法号‘梵正’,遂还俗尘,于临济城中开设教坊一所,名曰‘雾霜楼’。梵正姐姐见我颇有姿色,便收留我母女二人于楼中,教我琴棋歌舞,使我卖艺为生。

梵正姐姐虽然还俗,却是有慈悲之人。雾霜楼中的姑娘,只需卖艺即可。三年前,家母因病辞世,身后之事,亦是梵正姐姐一手操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