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痕语者> 第8章 暗账浮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章 暗账浮皮(2 / 3)

,铁门“哐”地合上,回音在狭窄的楼梯间里反复撞击。

屏幕上是陈法医发来的消息:“老地方,十分钟。”字迹刚落,屏幕便因低电量闪烁了一下。

物证中心地下室的通风口发出持续的嗡嗡声,像是某种机械生物在低语。

空气潮湿,混杂着福尔马林的刺鼻气味与混凝土的霉味。

陈法医蜷缩在靠墙的折叠凳上,白大褂下摆沾着未擦净的福尔马林渍,边缘已泛黄,像枯叶的焦边。

他枯瘦的手按在牛皮纸袋上,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着青白,指甲缝里还残留着尸检手套的滑石粉。

“五年前李文彬的尸检报告,我签的是‘多器官衰竭致死’。”他从纸袋里抽出一叠泛黄的手写笔记,纸张脆得几乎一碰就碎,墨迹深浅不一,有些字被水渍晕开,像是哭过,“可实际拼接尸块时,发现第七节脊椎有凹陷性骨折——是钝器击打造成的。”

宋昭的瞳孔微微收缩,耳膜仿佛被一声闷锤击中,嗡鸣不止。

他想起父亲遗物里那把匕首,刀鞘内侧有一道半指长的撞击痕,正是当年在拆迁现场劝架时被铁棍砸的——那声音至今还回荡在记忆里,金属撞击骨肉的闷响。

“报告被改过。”陈法医的喉结动了动,声音压得极低,像从地底渗出,“他们把‘钝器伤’改成‘锐器切割导致神经损伤’,又塞了份精神病诊断书。”他突然抓住宋昭的手腕,指甲几乎掐进皮肤,腕骨传来清晰的压迫感,“你爸走的那晚,我在停尸房守了整整一宿。他胸口那刀插得太正,就像在……刻意模仿二十年前的手法。”

宋昭的后颈泛起一阵凉意,冷汗顺着脊椎滑下,湿透了衬衫内衬。

二十年前父亲的命案,卷宗上写着“激情杀人”,可现场没有打斗痕迹,凶器上只有父亲一人的指纹——和李文彬的“精神病”何其相似。

“这叠手记我藏了五年。”陈法医松开手,把牛皮纸袋塞进宋昭怀里,纸袋边缘粗糙,刮得他胸口发痒,“现在你敢去查,我就敢为你助力。”他起身时,白大褂口袋里掉出一个褪色的银质十字架,那是宋昭刚入队时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金属表面布满细小划痕,却仍反射出一点微光,“记住,他们要的不是真相,而是让所有知道真相的人……都变成真相的一部分。”

图书馆古籍修复室的台灯调到最亮时,苏晚的颈椎已经僵硬了三个小时,肩胛骨之间像有根铁针在缓慢推进。

她面前摊着三本民国商会账簿,纸页脆黄,翻动时发出“簌簌”的轻响,像枯叶坠地;七份晨光助学基金会年报,油墨味混着灰尘在鼻腔里打转;还有从档案馆扫描的1998年地籍图,投影在放大镜下,边缘微微卷曲。

在放大镜下,“晨光助学”2018年的“设备采购”款收款人栏写着“江城机械维修站”,而地籍图上标注的该地址——昭阳巷7号,正是当年拆迁办的临时办公点。

她屏住呼吸,指尖轻颤。

“啪嗒”一声,她的钢笔滚落在地,金属笔帽撞击地面,弹跳两下,滚入桌底阴影。

苏晚弯腰去捡,指尖触到冰凉的地板,却在桌底摸到一个硬壳笔记本——是宋昭的现场勘查记录,封面皮革粗糙,边角磨损,带着他常年握持的体温残留。

她抽出夹在其中的半张泛黄旧照片,照片里穿警服的年轻男人抱着个哭花脸的小姑娘,正是十三岁的自己。

相纸边缘微微卷起,触感粗糙,她耳尖微微发烫,迅速坐直身子,心跳如鼓。

比对仪的红光扫过维修站的工商注册文件,发出“嘀”的一声轻响。

法人代表签名栏的“张建国”三个字,和林浩宇私人文件里的签名弧度、顿笔如出一辙——这老狐狸连模仿别人笔迹时,都改不掉末尾拖长的钩。

她指尖划过屏幕,留下一道油渍。

“他们用慈善来掩盖恶行,用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