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那是离前院最远的院子,三刻钟时间的路程。
住进那里,怕是一辈子都别想得到主子爷的恩宠。
无论是宫里还是王府,没有恩宠的小主,日子可不好过,跟着的奴才挨饿受冻都是常事。
这样没有前途的差事,大家自然都不愿意去!
据说,最后是从内务府里选了两个干苦役的小丫头来伺候。
进宝抬眼去看姜瑶的脸色!
令他惊讶的是,姜瑶的脸色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般难看,既没有发怒,也没有流露出丝毫的羞惭之色。
姜瑶觉得没什么,她的身份如此,就注定被人说!
她要是在意这个,当初就不会去街上杀猪了。
这点流言蜚语,根本伤不了分毫,只要不是当她面说,她就当不知道。
人生在世,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
平常心就好。
当然,当着她的面说她的闲话的话,她也是不会客气的。
正院
听到小丫鬟来禀报说,姜瑶母子已经下马车换轿子进后院了。
整院一屋子的女人,瞬间来了精神。
李氏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诮:“哦?到了?倒比预想的快些。”
眼风扫过坐在下首、明显精心打扮过的乌雅格格和武格格。
这两人今日都穿了新做的鲜艳旗装,头上珠翠也比平日耀眼许多。
武格格年轻些,藏不住心思,嗤笑道:“这乡下土包子飞上了枝头,不得跑快点?”她语气里带着点优越感。
张格格也掩口轻笑:“可不是嘛!方才门房的小子还说,那马车停在大门口,里面的人半晌没动静,怕不是看傻了眼?”
两人一唱一和,言语间充满了对“姜瑶”的轻视和等着看笑话的期待。
李氏心中冷笑,面上却淡淡的,只将盖碗轻轻放在紫檀小几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瞧你们这点子出息!
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东西,也值得你们这般大惊小怪、盛装以待?
没得掉了咱们王府的份儿。”
她这话明着说乌雅格格和武格格二人,暗里却把即将进门的姜瑶也贬损了进去。
一直安静喝茶、伺候胤禛最久的宋格格闻言,慢悠悠地放下茶杯,用帕子沾了沾嘴角,淡淡道:
“听说那孩子都四岁了,算来,应是府里的三阿哥。”说话间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李氏。
“三阿哥?”
李氏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毫不掩饰的尖刻和嫌弃,几乎脱口而出,
“哼!谁知道是打哪儿来的....?
“李氏!”
一声清冷、带着威严的呵斥骤然响起,打断了李氏口不择言的恶毒揣测。
众人一惊,循声望去,只见门口软帘掀起,福晋乌拉那拉氏走了进来。
屋内顿时鸦雀无声!
李氏被福晋这一声呵斥,如同兜头浇了一盆冰水,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剩下的话硬生生卡在喉咙里,憋得脸色铁青。
武格格和乌鸦格格低头捂嘴轻笑。
福晋乌拉那拉氏到主位上缓缓坐下,丫鬟立刻奉上茶水。
她并未再看李氏,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小阿哥的身份,是爷亲自确认,万岁爷亦未置一词。
李氏,你方才的话,是质疑王爷?还是质疑圣意?”
她每一个字都像冰珠子砸在地上,“身为侧福晋,口出如此无状狂言,成何体统?
若这话传到外面,你觉得爷会如何处理!”
李氏被福晋这番话说得冷汗涔涔而下,方才的嚣张气焰荡然无存,只剩下后怕和难堪。
她死死攥着手中的帕子,眼里闪过一丝阴狠。”
福晋不再理会她,转向众人,语气恢复了惯常的平静,却带着不容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