颢珍珠退婚了。
退婚的第二日就听说前未婚夫自焚了!
她的前未婚夫是闻名天下的无渡佛子,俗名萧寄奴,是当今圣上最小的儿子,排行第九,因母获罪被贬入大慈恩寺,此后便被囚禁在寺中修行。
世人皆道,佛子无渡,琉璃玉色,姿容绝顶,克己禁欲,一心向佛,虽身如飘萍,却以渡世渡厄为己任,是这浊世中唯一不染业障的菩提身。
他天生佛骨,慧根深种,通读佛法,辩才无碍如文殊再世,不及弱冠便已能于菩提树下三日入定,入定时周身佛光隐现,连山间猛虎闻其诵经亦垂首静听。
最终得离八苦八难,断尽尘缘,证得清净。
他证悟后,便开始游历天下讲经说法,从长安出发,沿雍凉道向西北方向行进,最终抵达姑臧城,全程约一千五百里。
途经大慈恩寺、福昌寺、开元寺、大云寺、龙兴寺、法泉寺、普照寺、大佛寺,最终到达罗什寺,沿途为大宣百姓、戍边将士、粟特商人、匈奴遗民、吐谷浑牧民等天下百姓讲经说法,使百姓于八苦八难中解脱。
他此时身在广武城大佛寺,下一站便是颢珍珠阿耶颢元魁管制的姑臧城罗什寺,城中百姓翘首以盼。
无渡佛子的近况广受世人瞩目,他自焚的消息迅速传入姑臧城。
姑臧城瞬间沸腾,百姓巷哭户泣,罗什寺闭寺不纳,更有人寓言:佛子已死,天下将亡。
颢元魁是镇西节度使,驻守姑臧城,他接连几日忙着巡城治安,安抚百姓,阿娘忙着派人去广武城探查实情。
颢珍珠过于震惊,开始胡思乱想。
送退婚书的驿使说,无渡佛子是拿到退婚书后自焚,难道跟她有关系吗?
得证清净的佛子突然发现自己还有一个凡间的未婚妻,因此痛恨自己六根不清净,只能悲愤地以身殉道?
还是说,名誉天下的佛子,也许站在高位处习惯了,突然被人嫌弃退婚,恼羞成怒之余出了意外,比方说不小心打翻了香烛?
又或者,他自小被皇家除名,被家人抛弃,本来已经放下痛苦的过去,突然发现世上还有她这么一号未婚妻存在,这个莫名其妙的未婚妻还迫不及待地要与他划清界限,这件事触及到他痛苦的过去,所以他绝望自焚了?
.......
颢珍珠使劲摇脑袋。
不对不对。
想来想去,都是乱想,每一个都不合理。
颢珍珠实在不认识他,也不了解他,所以根本想不到任何正常的理由。
什么一心向佛、得证清净、名誉天下,全都是她道听途说的世人评价,但是她也只能从这些评价里去揣度他。
她有些惆怅,无渡佛子的自焚,应该与她无关吧?
天空澄澈如洗,烈日高悬,万里无云。
颢珍珠眯着眼睛看天上的云,有些恍惚,她伸出手,炽烈的阳光倾泻在掌心。
合上掌心,阳光逃到他指背上跳动,游离在他掌心之外,随时可以逃离他的掌控。
原来阳光是抓不住的东西。
他无力地垂下手,佛珠碎了一地。
无渡面如白纸,垂下的长睫微微颤动了一下,随后彻底隐身在阴暗里。
小珍珠不要他了。
这些年唯一的念想,唯一令他看起来像个人的少年旖念,最终也弃他而去了。
“果然,没有人会爱我,连我自己都厌弃自己。”
三日而已,足够他形销骨立,他整个人透着一股向死的抑郁。
母妃是后周郭皇室的后人,他生下来便被认为是血缘之外的侵略者,父王厌弃、兄弟欺凌、奴才作践。
谁都讨厌他,谁都想杀了他。
又是一年初春,皇宫里欣欣向荣,只有他逼仄的宫室里冰冷潮湿,他刚受了太子私刑,背上血流不止,没有药、没有吃食,甚至没有一床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