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落,王父便赶忙抬手让女儿噤声。
他自己踱着步子深思片刻,忽然道:“我进宫一趟!”
泰安郡主并未着急跟着,她只想促成这件事,真正出头还是等到她成为太子妃之后吧。
快了,年底她便是太子妃了,只要有心,日后总能跟江羡鱼一般。
王父行动迅速,而知晓利害的蜀皇也是豁然惊醒,连忙召集群臣,再次分析后,众人都没有多少反对意见。蜀皇这才赶紧嘱咐人给宋陵写回信,外加一封改了玺印的国术书。还交代务必要快马加鞭,连夜送到,切不可让齐国有可乘之机。
真没了燕国这个不争气的东西,他们跟齐国早晚有一战。不只是他们觉得燕国祖坟不好,想要吞并江南自己治理,人家齐国人也是这么想的。与其将燕国让给齐国,还不如他们先拿了燕国的地。
等到蜀国应下此事后,宋陵才对外放出些许风声。
换领地的事在没有尘埃落定前,宋陵对外瞒得死死的,只有江羡鱼知晓,其他人一概不知。不是宋陵不相信他们,而是这事牵扯甚远,若是提前泄漏,肯定要吵得没完没了,还未推进便先遇到重重阻碍。宋陵可不想花时间一一说服众人,于是先斩后奏,直接同蜀国商议好了再说。
反正国书都有了,谁也不能反悔了。蜀国答应了将其在岭南等地的大片领土送给燕国,两月后便开始召回蜀国官员,他们希望燕国也能这样迅速。
但这消息却让一种大臣有种荒谬到极点的错觉。好端端的,怎么可能跟蜀国换地盘呢,换的还是那人烟稀少的岭南一带?那地方热得很,地也荒,自古便是流放之地,江南便是再不好,总好过那边吧?
假消息,肯定是蜀国人放出来的假消息,故意挑拨离间!
明明嘴上都说不能信,但是高丞相转头便拉着一众老臣,颤颤巍巍地跑进宫来跟宋陵求证。
宋陵看他们的架势,便知有一场恶战要打,且朝堂之外,还有民间,此番若是处理不好,只怕要人心尽失了。
老丞相跟着先皇跟江丞相在江南待了一辈子,毕生的愿望便是替先皇跟新皇治理好江南,就算他真的没本事将江南治理成鱼米之乡,至少也得将这块祖产给守住了。骤然听到这样的谣言,高丞相自是无法接受。
宋陵虽然觉得对不住他,但他知道,留在江南是没有前途的。江南变好的唯一可能便只有等祁桓打赢他们,灭掉燕国。宋陵并不愿意做祁桓的绊脚石,即便老天爷给了他死路一条,他也得带着燕国绝地求生。
宋陵狠心打破了高丞相最后一丝幻想:“消息是真的,朕已经同蜀国说好了,有国书为证。”
他让人将国书传下去。
高丞相看过之后,只觉耳晕目眩,差点站不稳。后面的陈知玄眼疾手快将人扶住,赶紧让人端来椅子。
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江南是他们的故土,许多人祖祖辈辈都在江南安家,即便过得苦也忍了,从来没有嫌弃过,可陛下说不要就不要了。一两个州也便罢了,可这次划出去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徐州、寿州、宣州以西的那么多地方都划出去了,那可是近乎一半的领地啊!
“陛下三思,祖宗好不容易打下的基业,怎可拱手让人?”
宋陵提醒:“是置换,咱们还得了南边那块不小的地盘呢,加起来也不比我们让出来的小。”
“岭南福州那等偏远之地怎能与江南比?”
宋陵充耳不闻。
不少人急得火上眉梢,他们说话陛下不听,便只能指望高位官员了,可几位德高望重的官员中,高丞相已经被气得说不出话来了,杨文和、吴乾竟闷头不吭声,其余几个见杨文和等不说话,也都低着头。
众人又将目光放在唯一抬着头的陈知玄身上。
“国师大人怎么看?”
陈知玄觉得自己恐怕要扫兴了,坦诚道:“我觉得置换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