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只是略施小惩,便叫蜀国人吓破了胆子。
原本前线的兵力迅速撤回,丝毫不敢跟齐国人硬碰硬。但就在蜀国皇帝准备派遣使臣前去求和时,齐国忽然撤兵了,留下了一边狼藉的边境小城。
齐国只是想给个教训,没准备真动手,毕竟现在还不是时候。既不能一举吞并蜀国,那么便不必将战况闹大。
对此,蜀国上下也只能自认倒霉,没有一人敢反击。毕竟,令他们闻风丧胆的齐国兵还未离开边境一带,似乎随时都有反扑的可能。
这节骨眼上打他们,很难不让人怀疑齐国是为了给燕国撑腰的。虽然不明白齐国跟燕国怎么就这么好了,但如今现实摆在这里,蜀国朝廷实在不得不重新估量燕国的份量。
只要能平息战火,冲燕国服软又算得了什么?
段彦很快便收到了消息,朝廷命他不惜一切代价稳住燕国,甚至还要同燕国建立盟约。只要燕国别跟齐国一样疯了似的盯着他们打,付出点代价也无妨。
段彦无奈地想着,只付出一点代价怕是不够。
他当然也想议和,但段彦压根见不到宋陵。燕国大概是知道蜀国的事,越发拿乔了。蜀国使臣对此愤懑不平,可生气之外又不免觉得丢人,他们本来是盯着燕国,还劳师动众地将大军送到前线,结果都还未出兵便将自己弄得一身腥。
他要是燕国人,肯定也会拿乔。
段彦进不去,使臣团中却有能进去的人。
在段彦求上来后,泰安郡主并未拒绝,但自打她明白了这群人的打算,泰安郡主的心思也跟着深了许多。既然要靠她去哄江羡鱼,自然要给她好处,泰安郡主不缺别的,她缺的是权力跟名誉。
同燕国议和的权力,原本是交给段彦的,但如今,得送到她手上。此外,她还得借段彦之口,将她一心为国的名声给立起来。泰安郡主不想做个默默无闻、可以随时被舍弃的人。权和名,她都要。
尽管泰安郡主如今的手段还十分稚嫩,但奈何燕国那群人就认准了她,燕国皇后还格外厚待泰安郡主,甚至单独留她在宫中用过饭。除了她,段彦找不到其他可以帮忙的人。
泰安郡主最终还是如愿以偿了。
目的达成,当晚她辗转反侧,一夜未眠。不是愁的,而是兴奋的,泰安郡主从来没想到,原来这些事这么简单。不过她也知道,自己能成功离不开燕国的支持,说来也可笑,她引以为傲的蜀国早就背弃了她,她曾瞧不上的燕国帝后反而成为她坚实的依仗。
泰安郡主很快适应了转变,来宋陵跟江羡鱼这儿来得更勤了。
蜀国不缺钱,所以她干脆许诺出一大笔银子。如今优势在燕国,宋陵姿态端得高,并未立马答应,泰安郡主回去后跟段彦商议了一下,在此基础上又添了一笔。
宋陵依旧没有什么回应。
泰安郡主再加。
段彦心都在滴血,每日都在咒骂燕国贪得无厌,自上而下都是伪君子。但泰安郡主无所谓,反正花得也不是她的钱。多花点钱讨好燕国,对她来说完全不亏。
大概是泰安郡主给钱的架势太过豪爽,宋陵拖了两日终于松了口。这笔钱自然不是以求和的名义来给,蜀国不想打仗,但也不想主动求和,他们愿意出钱,却是以购置琉璃器皿这种冠冕堂皇的借口。
这笔钱属实不少,江羡鱼是有些心动,但心下难免又起担忧。那废品收购站也是得盈利的,若是将好点儿的物件都拿回来卖给蜀国,届时仙人发怒了怎么办?
宋陵拍了拍江羡鱼的手以示安慰。
没事的,钱到手就行,后面的事以后再说。即便到得最坏的地步,诸怀不许他带那么多的东西回来也无妨,到手的钱,蜀国还能拿回去不成?
反正宋陵是不会还回去的,面对蜀国齐国之流,再怎么不要脸都无需愧疚。
交了定金之后,泰安郡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