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下学期开始了。
大学的所有课程已经全部学完,下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实习和补考。补考要到5月底,而实习则一步步走近。
说到实习,我早就盼望了——不是因为实习有趣,而是早已厌倦了课堂,或者可以说厌倦了学校,想早些步入社会,尽早从一名学生转变为社会人。尽管,自己并不知道,迎接自己的将会是怎么的考验。
3月中旬开始,我们三个专业便在班主任卢老师的动员下,各自去实习单位报道了食品加工专业去了本市一家生产番茄酱的企业;数控技术专业去了本市一家机械制造厂;而我们应用化学专业则去了本市一家名为“石业化工”的工厂。
工厂位于市区北郊的石河工业园区,占地面积近500亩,员工数千人。石河市区不大,出了市区,便是郊外。工厂交通还算便利,有一趟公交直达。然而周围比较荒凉,没有什么人烟。远远看去,除了化工厂3层高的办公楼,数座高大的化工车间,以及向四周绵延上千米、粉白的围墙,便是一望无际的庄稼地。公路上尘土飞扬,时不时有储罐车、运送大型金属桶的大卡车络绎往返。
我们每天都要穿着工厂发的蓝色工服,带着黄色的安全帽去到厂区实习。早上9点出门,10点到达,然后下午5点再统一坐公交回学校,一周5天半,周六下午及周日可以在学校休息——这便是工厂的上下班节奏。
起初,我们都觉得很新鲜,并踌躇满志,以为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工厂里大展拳脚。结果实习第一天,我便大失所望。
我们被一个汪姓车间主任安排在电教室。汪主任约莫40多岁,发际线有点高,头皮光亮,笑容满面,看起来很和善。他给我们简单介绍了工厂的情况,然后便说起接下来的工作安排课程培训。每天半小时,连续5天,培训完了要考试,并嘱咐大家认真记笔记。
进厂培训是应该的,考试也没问题,但我总觉得工作岗位上,还来笔试这一套,有点太刻板了,上学考试都够够的了。
不过,既然汪主任安排下来了,我也不敢怠慢。毕竟,自己是有“前科”(挂科)的人。在学校挂科似乎没什么大不了,但实习期间还表现不佳,给汪主任留下不好的印象,就有点丢人了。
培训之外,自然还要有一些实操。而指派给我们的实操工作,不是参与制药、配试剂等有实际价值的工作,而是打扫卫生——当然,我不是瞧不起打扫卫生,打扫卫生也很有价值,而是觉得,这样的工作实在有点“大材小用”。
第一天,我们被安排打扫一片路面。那片区域不小,而且确实有点脏落叶、纸屑、小土块、砖块、沙土等到处都是。我们全班20余人,便一起动手打扫。一时间,碎屑翻滚、尘土飞扬。大家齐心协力,有的清扫,有的装垃圾,有的搬重物,完全当成一项重要任务来对待。
认真干了2个小时,终于清理干净并整饬如新。汪主任夸赞我们一声,接着便让我们回电教室,复习今天的培训内容。
安全起见,汪主任不让我们随意走动,因为出了事,他可负担不起。于是我们便像关在笼子里的鸟一样,只得回到教室发呆。偶尔出去透透气,也不敢久留,因为汪主任看到了,免不了要数落一番。为了避免找麻烦,大家都很自觉。
中午1点时,王文彬传汪主任的话,让我们大家去吃午饭。工厂有工人食堂,考虑到我们不是正式员工,加上食堂饭菜定量,汪主任就让我们自己找饭馆解决。工厂门口有几家饭馆,有不少吃腻食堂的工人常去那边吃饭。久而久之,几家饭馆的生意还不错。
我和**、王文彬、老王四人找了一个新疆面馆坐进去。一进门,发现里面十余张桌子,差不多坐满了。有的在等饭期间闲聊;有的酒足饭饱,大声唠嗑;有的则闷着头,独自抽烟……他们穿着工厂统一的靛蓝色制服,左胸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