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我和王文彬刚睁开眼,**就一个人出了门。他先去食堂吃早饭,然后到食堂对面的阅报栏看别人是怎么写招工启示的,之后就到科技一条街的某个打印店,照葫芦画瓢,拟写了一份《招工启示》,然后打印了30多份。
考虑到第一次招工,为顺利招到人,**打算按照4角/公斤招人。但转念一想,觉得这样有点不地道,这明显是跟孙伟抢饭碗。后天的采摘,两人的队伍在同一个农田里,这样实在太欠妥了。刚走出打印店,**又急忙折返回去,把之前打印的全部撕掉,重新让店员改一下招工金额——由4角/公斤改为3.5角/公斤,然后再制作和打印相同份数。看到新的内容无误后,**这才放了心。
他从旁边的小超市买上胶水,便到学校各个允许张贴的角落去贴招工启示了。中区的报刊亭、宿舍门口的告示墙面;北区的阅报栏、阶梯教室门口的通知栏;南区的礼堂门口、操场边的通知栏等等,**都仔细贴了个遍。
回到中区宿舍,**便满心欢喜地期待着有人按图索骥,打电话过来。为了不错过一个电话,**连洗澡时都要带着电话。平时洗澡,半小时都不够用,这次却只用了10分钟便迅速解决战斗;在卫生间洗衣服时,也要把手机放在显眼的位置,声音也开得很大,生怕自己听不到。
**如此上心,结果焦急等了一上午,打电话过来的却寥寥,总共不超过5人,**不免有些失落。
中午时,**便有些郁郁寡欢。我和王文彬叫他一起去食堂吃午饭,**明显没有心情。我问要不要帮他带一份饭回来,并问他想吃什么,他只说随便。
待我和王文彬吃饱喝足,并带着满满一袋子手抓饭回到宿舍的时候。**忽然整个人状态不一样的。我以为他想开了,结果却是他接到了团队电话——总共3个女生,这可把**高兴坏了。心情好了,吃饭自然也更香了。看着狼吞虎咽的**,我和王文彬有点哭笑不得。
傍晚时,**计算了一下招工情况,大概有9个人报名,还不够平摊成本。要想挣钱,**还得招更多人。于是便开始发动周围的人帮忙。我和王文彬自然首当其冲。休息了一天,我本来也打算再去摘辣椒了,对于**的请求,欣然应允;王文彬却有点扭扭捏捏,借口女朋友不让他折腾,打算在学校窝着,不出去了。
说实话,**也不指望他去。经过第一天的考察,**知道王文彬不是干活的料子,去了只会帮倒忙,还不如让他歇着。
随后**又跑到对门、侧对门,以及分散在一楼东侧及5楼的同学宿舍,挨个发动能发动的同学。苦口婆心地游说了1小时,也不过多邀请了两人而已。
折腾到晚上9点,**共召集到了11个人,勉强够覆盖成本。
“也罢,希望明天一早有临时上车的吧。”**在心里默默期待着。临睡前,他又跟中巴车司机确认了一下时间,并跟农户通了气,这才踏实地躺下去。
第二天不到6点,**就爬起来了,整整比闹钟早了半个小时。**一起床,就开始各种惊扰——拿脸盆、取放牙膏,整理床铺、穿鞋……声音细碎且嘈杂,折腾的我也睡不着,只好跟着起床。在**的催促下,我用比平时快一倍的速度洗脸刷牙,之后便跟着**快步向食堂门口走去。
食堂前面只有零星的几个人。**一到地方,就主动上前询问是否有人想去摘辣椒,并报上价格。在部分人回复“已经报名其他组”“不摘辣椒”之后,**虽然感到有些失望,但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仍旧热情不减,继续现场征集着人员。
孙伟比我们晚到20分钟左右,他的人基本上都是提前一天联系好的,而且一多半都是前两天跟着去采摘的熟人。他的队伍不一会便壮大了,中巴车也及时赶到,一群人便呼啦啦地相互簇拥着挤上车去。
**好不容